——鎮坪縣政協助力整縣脫貧紀實
各界新聞網訊(興龍、國英、付東)國家深度貧困縣鎮坪,將與全省22個貧困縣一道第一批在全省整縣脫貧“摘帽”。這意味著,長期受貧困困擾的鎮坪,將自此摘下貧困帽子,步入全面小康。

在這場戰役中,作為縣一級政協如何發力?在年初的政協會議上,鎮坪縣政協常委會給出了答案:“率先脫貧攻堅戰是全縣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政協組織的重大政治使命!打贏脫貧攻堅戰,政協組織和廣大委員責無旁貸。以‘良方行動、獻策行動、界別行動、實事行動、真扶行動’五大行動,匯聚強大合力助推整縣脫貧!”
政協職能緊貼脫貧
“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要跟進到哪里,打贏扶貧攻堅戰,政協組織和廣大委員責無旁貸,不僅應該身先士卒,更應該作表率,成為標兵和先鋒。”在鎮坪縣政協決勝脫貧攻堅動員大會上,縣政協常委會向全體委員提出了更高要求。
發揮政協組織“智囊團”作用,讓廣大政協委員自覺行動起來,為率先脫貧出謀劃策,這是“決勝仗”開打后,投入脫貧攻堅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在這項工作中,該縣政協理清了“三個關系”。
首先,理清脫貧攻堅與政協職能的關系,把脫貧攻堅擺在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突出位置,把推進脫貧攻堅貫穿于政協履行職能的全過程。第二是理清服務大局與發揮優勢的關系,把社會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匯聚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役中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各界群眾中多做釋疑解惑、團結鼓勁工作。第三是理清履行職能與出力辦實事的關系,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攻關奪隘,敢啃硬骨頭。
該縣政協重點協商議政課題絕大部分聚焦在整縣脫貧方面,進行議政建言和民主監督等履職活動,建立了委員參與脫貧攻堅行動臺賬,列入在省市政協系統創新的“委員實績檔案”制度的重要內容,將活動情況作為委員履職的評價指標和委員連任的重要參考指標。
“五大行動”情系脫貧
作為安康市首個整縣脫貧摘帽縣,脫貧攻堅工作已進入“決戰期”,政協系統“良方行動、獻策行動、界別行動、實事行動、真扶行動”五大行動成為助推這項工作的開山利器。
在“五大行動”中,圍繞協商課題組織專題議政協商6次,通過協商論證,政府采納對策建議20余條,現場安排反饋落實事項13項;累計征集監督議題12個,確立了健康扶貧政策落實等監督課題6個;累計征集社情民意58條,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促進了一批民生問題的解決,一批扶貧產業項目的建成。
圍繞“五大”行動,組織動員企業家委員利用實體企業安置一批,組織動員有實力的委員開展產業扶貧帶動一批,發動全體委員直接幫扶扶持一批,是鎮坪政協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政協“組織優勢、隊伍優勢、聯系廣泛優勢”得到充分展示和體現。注重發揮界別優勢。“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全縣政協系統101名委員認真履職、傾情奉獻,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盡銳出戰幫扶脫貧
為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按照全縣總體部署,機關干部職工從上到下,全部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通過堅持在脫貧一線檢驗干部、一線鍛煉干部,激發出聚焦脫貧,真情幫扶的強大動力。
該縣政協主席會3名領導領責包抓6個貧困村脫貧退出,主席、副主席積極為貧困村協調項目、落實資金,辦成了一批群眾期盼多年的實事。統籌協調各方面力量,對標“577”標準,一線督導,破解難題,6個貧困村基礎設施、產業脫貧等24個方面重點任務扎實推進,全部達到高質量脫貧退出要求,順利通過市級核查。
機關對口幫扶城關鎮小河村,精準對接“八個一批”扶貧政策,戶均落實3項以上脫貧政策,編報爭取基礎設施項目13個,總投資1900萬元,協調啟動11個,引導群眾圍繞“藥、菜、蜂、旅”主導產業興辦經營主體10個,實現脫貧產業全覆蓋,貧困群眾增收顯著。
全體職工結對幫扶57戶貧困戶,精準落實脫貧措施,廣泛開展“緊貼群眾零距離、為民辦事零積壓、政策宣講零差錯、幫扶過程零投訴、主動服務零門檻”為主題的“五零服務”活動,竭盡全力促進戶脫貧,累計為貧困戶辦實事好事120余件次,得到貧困戶一致好評,生動詮釋了政協干部的責任擔當。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