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12月19日),省政協“加快推動數字陜西建設”月度協商座談會舉行。
省決策咨詢委委員,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鴻發言時表示,陜西是傳統的農業大省,數字經濟本土企業少,整體處于產業鏈的中低端。就農業而言,大多發展依賴于傳統小農經濟,習慣于自產自銷,自身優質農產品“走”不出去,不成規模,大多是以農戶、村莊為單位自行組織生產、銷售,無法形成先進、高效的農業智慧園區,數字農業亟待發展,電子政務水平有待提高。數字陜西不能僅是基礎電信建設、網絡安全、信息化等傳統范疇,應是包括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數字化治理的系統工程。
他認為,要推進數字陜西建設,應從上到下解決問題。首先是改變思想觀念,制定數字陜西發展戰略規劃,盡快成立數字陜西建設發展領導小組,明確“建設數字陜西,發展數字經濟”的口號。其次是發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以產業數字化為手段,推動我省石化、裝備制造、農業、電子信息制造業等應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數字技術,實現深度融合。再就是建設發展數字鄉村,發展數字農業,加快建設一批現代農業智慧園,優選獼猴桃、蘋果、柿子、葡萄等特色農產品,爭取每年新建10個現代農業智慧園并打造一批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示范工程。另外,還要組建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部門,統一負責全省政務信息化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推動政府治理數字化。
各界新聞網全程圖文直播,敬請關注!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