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榮
“雖然只有短短3天時間,但學習內容很豐富,時間安排很緊湊。”6月10日,端午節前去成都參加十三屆全國政協京外新任委員學習研討班,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李香菊坦言“收獲很大”。
6月3日至5日,十三屆全國政協京外新任委員(西北、西南地區)學習研討班在成都舉行,近170位京外新任全國政協委員參加了培訓,大家普遍認為學習研討班很給力。
“通過這次學習,進一步加深了我對人民政協性質定位的理解,更加明確了今后的履職方向。”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安立豐企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顏明說,通過3天短暫的培訓自己更加明確,人民政協是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精英的參政議政平臺,大家在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下,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進行協商議政,共同推動國家制定發展戰略目標。
“政協委員要想‘說得對’,不僅要靠熱情,更要靠能力,不求‘說了算’,但求‘說得對’。”顏明認為,要想“說得對”,就必須做好調查研究,不能空口白說,更要加強學習,不僅要學習國家的大政方針,還要加強政治理論、經濟學、社會學等方方面面的學習,不斷提升參政議政能力,這樣建言獻策才能切中要害。
針對今后如何更好地做好履職工作,顏明表示,作為一名新任委員,要切實提高“四個能力”,即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爭當“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參政前鋒,爭做“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行動表率。
最近幾天只要有空,李香菊都會翻開在成都的聽課筆記本,靜下心來重溫學習內容。她說,培訓期間,通過圍繞加強履職能力建設、提升履職質量進行的專題學習和研討交流,以及結合到成都郫都區戰旗村實地考察體會,自己不僅加深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協委員要“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十八字重要指示的理解,同時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民政協在我國政治體制、治理體系和民主政治中具有的獨特地位和發揮的重要作用,這對于把握好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方位新使命,提升委員履職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李香菊表示,自己將不斷提升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品德修養,強化一線擔當、一線作為,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在凝聚共識和建言資政兩方面更好地“雙向發力”。
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要進一步發揮好委員尤其是京外委員的作用。此次學習研討班集中針對京外委員,讓大家有了難得的面對面交流和相互學習的機會。“以前感覺除了全國兩會,京外委員活動不多,現在看到全國政協對發揮京外委員作用做了很多工作,我感覺很振奮。”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安萬壽八仙宮住持胡誠林說,這次培訓不同黨派、不同界別、不同省份的京外委員匯聚一堂,大家都表現出了高度的參與熱情,希望這樣的研討班今后能多舉辦一些。
作為一名宗教界別全國政協委員,胡誠林表示,將努力發揮宗教領域專長和界別特色,深入調研了解宗教界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反映廣大信教群眾的心聲,做好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工作,為促進宗教和睦、民族和順、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通過3天的培訓,加深了我對中共中央關于做好新時期人民政協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的理解和把握,更增強了我履行政協職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安財經大學校長方明表示,在今后履職工作中,要不斷加強對政協理論和有關政策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和參政議政能力,積極建言獻策,努力把政協委員職責履行好。
“越學習越覺得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住陜全國政協委員、陜西天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祁志峰說,參加研討班讓自己意識到政協委員的責任之重大,體會到政協委員不僅僅是榮譽更多的是責任。在今后履職過程中要嚴格律己,不斷加強理論學習,要立足于國情和群眾訴求,不斷提高建言獻策的質量。
委員們表示,政協的學習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的工作,要在實踐中深化學習成果,努力做到學以致用,切實提高委員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把人民政協事業推向前進。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