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和老伴在家種了2畝黑花生和2畝桔梗,還養了兩箱中華蜂,共領到市編辦產業獎補扶持資金2200元,加上兒子兒媳在外打工每月掙的4000元,今年我家脫貧不成問題了。”洛南縣景村鎮御史村二組貧困戶張磨繩高興地對記者說。
近日,一場大雪不期而至,寒風凜冽,天寒地凍,而在洛南縣景村鎮御史村村委會的會議室里,卻是一派暖意融融、熱鬧非凡的場景。包扶該村的商洛市編辦,將3.51萬元產業獎補扶持資金,全額發放到了該村117戶貧困群眾的手里。鄉親們人人興高采烈,個個喜笑顏開,給過年過節一樣熱鬧喜慶。
精準扶貧,產業為本。為實現“扶真貧、真扶貧”的工作目標,商洛市編辦將產業扶貧作為實現扶貧對象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積極引導該村廣大貧困群眾自我造血、自主發展、脫貧致富。從2016年開始,商洛市編辦結合御史村實際制定了《御史村產業扶持獎補辦法》,創新推行“以獎代補”的扶貧辦法,他們將貧困戶家庭收入劃分為三個類別,來進行獎補扶持,努力做到“大干大獎補、小干小獎補、不干不獎補”,這就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另外,市編辦還投入產業扶持資金60余萬元,幫助貧困戶發展適合本村村情的黑花生、中藥材、中華蜂、黃桃、烤煙、核桃等六大脫貧產業。
在驗收產業發展、兌現獎補資金方式上,商洛市編辦嚴格按照干部到戶驗收、村級匯總審核、張榜公示監督、農戶簽字確認、發放獎補資金等步驟進行。同時,根據達到驗收標準的不同程度而給予不同等次的獎勵。在獎補形式上實現針對化、精準化、多層次化。通過產業獎補,充分調動了廣大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該村經濟的大發展,極大地鞏固和提升了脫貧攻堅的效益和質量。
獎補大會上,商洛市委秘書長、市編辦主任范良增對廣大貧困群眾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希望。他希望大家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樹立脫貧的雄心和壯志,發揮聰明才智,立足當地實際,自主脫貧致富。他希望大家珍惜和市編辦包扶結對的機會,相互溝通,相互協作,共同發力,實現共贏。廣大貧困戶紛紛表示,一定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今后的生產生活中,自勵自立自強,積極發展產業,爭取早日實現自主脫貧。
2016、2017、2018連續三年,商洛市編辦共投入23.52萬元,為該村建檔立卡戶貧困戶進行產業獎補。產業獎補扶持資金的發放,有力地激發了該村廣大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及信心和決心,助推該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實現飛躍式發展。
目前,該村種植業、養殖業蓬勃發展,初步形成了以烤煙、黑花生、核桃、黃桃、中藥材種植為主,以中華蜂、雞、羊、牛養殖為輔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據統計,目前全村共種植烤煙580畝、黑花生500余畝、中藥材1200余畝,養殖中華蜂139箱、蛋(肉)雞20000余只、羊200余只,牛150余頭。(郭夏季 何獻國)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