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是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推動力量,是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如何推進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主導力量,帶動農民增收?3月28日,寶雞市政協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圍繞“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促鄉村振興情況”開展協商座談。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時鎮帶領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等部門負責人到會聽取委員意見建議。
會議緊緊圍繞“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促鄉村振興”這一主題,在前期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全面通報了調研情況,并創新采取“你問我答”的互動方式開展座談協商。參會委員“不躲不繞”、直面問題、坦誠建言,市農業農村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供電局等部門負責同志就委員提問,現場進行政策解讀、通報情況,談破解難題的設想和打算,打破了過去“你講我聽”的形式,讓協商更有效率,更接地氣,會議氣氛熱烈、交流充分、富有成效。
今年2月,寶雞市政協農業農村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圍繞“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促鄉村振興”議題,深入寶雞、安康2市8縣區20個調研點,采取聽匯報、看現場、探討交流的方式,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同步在智慧政協平臺上開展了網絡議政,收集意見建議108條。目前,與鄉村振興發展要求和群眾愿望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市政協委員、千陽縣政協主席邊劍鋒說:“各縣區要堅持因地制宜、融合發展、揚長避短的原則,突出“一縣一業”,構建新型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夯實振興鄉村的發展基礎。”市政協委員、陳倉區政協副主席王曉妮補充道:“農業產業化經營要立足寶雞市情定位,以適應城市發展、服務城市發展作為大方向,優化配置、完善服務,增強鄉村振興內在活力。”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要形成大氣候和規模效應,才能成為帶動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和附近農民增收致富的“壓艙石”、“香餑餑”。市政協委員、寶雞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長賈濤建議:找準產業化發展帶頭人,可以是村干部,也可以是返鄉大學生和轉業軍人,采取“引進來”“送出去”等形式,增長他們的才干,壯大產業經營發展能人,帶領鄉親們增收致富。
“龍頭企業應承擔區域內產業化農業經營主體的經營規劃,提供市場開發、產品研發、農技培訓等服務,把單個經營主體鑲嵌在產業全鏈條,帶動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市政協委員、寶雞旺全紅滿塬果業公司負責人羅全勛說。和氏乳業集團技術總監劉譽表示:“和氏乳業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業扶貧示范企業,將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為加快三產融合,推動鄉村振興奠定良好基礎。”
鄉村產業發展靠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裕。“農場肩負著以自身優勢帶動周邊農戶、返鄉人員、創業人員共同進行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責任,但目前仍然存在項目建設土地遲遲不予以批準,農業主體銀行很少做企業貸款等問題。”眉縣彩玲家庭農場負責人杜瑤說。千陽縣張家塬鎮柳家塬村黨總支書記楊明西表示:可以調整生產經營結構,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與農戶簽訂農業訂單,積極引入電商直播,互聯網+等科技手段,為產品發展注入高科技農業新技術。
此次雙月協商委員進行了提前調研和學習考察,準備充分,協商座談也實現了突出專業水平和特色的要求,大家暢所欲言,共同匯聚智慧,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推動鄉村振興,要緊緊圍繞“產業興、農民富、農業興、農村美”的思路,解決“帶動難”、“弱小散”、“創新難”、“融資難”等問題,做好反映民聲、匯集民意、凝聚共識的工作,合力畫好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發展同心圓,扎實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實習記者 劉楠 記者 牛小寧)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