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蔣維博)銅川是以煤炭為主的典型資源型城市,所轄的王益區作為老礦區,幾十年的煤炭開采和粗放發展方式對城鄉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自納入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范圍以來,銅川市王益區以建設產業強區為主攻方向、以打造幸福生活宜居區為目標,統籌推進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經濟結構轉變和生態環境改善,轉型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圖為采煤沉陷區生態環境治理后
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構建多元化產業體系,打造綠色建材、高端裝備制造、先進陶瓷、數字經濟四大產業集群。加強產業園區建設,引導產業集聚發展,王益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駐企業312戶。“十三五”以來,全區累計實施工業項目206個,其中165個項目建成運營,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7%、11.7%,榮獲全省踐行新發展理念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區”稱號。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保障改善民生。堅持以人為本,優先保障采煤沉陷區群眾住房安全,扎實推進居民避險搬遷安置項目建設,建成后可安置搬遷居民554戶2106人。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14個,安置困難群眾3492戶,榮獲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先進區。新建王益中學、福居養護院、中醫醫院等,榮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成功創建全省首批省級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拆改危破舊建筑67萬平方米,新增停車位2116個、綠地2萬平方米,改造提升工人文化宮、人民公園、體育場,新建水文化公園、南屏公園等,城鄉功能品質和人居環境顯著提升,老礦區舊貌煥新顏。
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促進城鄉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開展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恢復治理礦山地質環境78.5畝,實施重點區域造林綠化1.3萬畝,完成漆水河、史家河等8條河道生態修復,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區、省級森林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口截污納管實現全覆蓋,城市黑臭水體全部消除。扎實推進治霾“七項行動”,實施煤改氣、煤改電1.5萬余戶,建成區燃煤鍋爐實現“清零”,2021年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15天,藍天白云成為常態。推行綠色生活生產方式,榮獲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建設試點,與全市一道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