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榆林市吳堡縣在做好全縣各項“大事”的同時,堅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小事”,通過不斷解決影響居民生活的民生難題,當好人民群眾“貼心人”,全力擘畫民生新畫卷。
用心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每次送來的飯都很好吃,而且菜品也不重樣。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在家也能吃上一碗熱乎飯。”吳堡縣張家山鎮辛莊村的康貴連老人吃著幸福院送來的“愛心餐”,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來,吳堡縣堅持將養老服務列入民生實事項目,通過不斷完善養老服務基礎設施,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方式開展,實現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全面開展。目前,在全縣4個城市社區中,迎賓路社區已建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古城路社區、新建街社區、人民路社區將于10月底全面完成建設。為實現現有條件的行政村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計劃投資560萬元建成19所農村互助幸福院,現已完成10所,剩余9所計劃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下一步吳堡縣將開展醫養結合模式,醫護人員可利用“鎮(街道)衛生院+村衛生院+幸福院”這一平臺就近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老人提供個性化和多模式的醫養結合服務,實現了全縣養老服務體系“一盤棋”發展。
用情兜牢百姓民生之“線”
為確保困難群眾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今年,吳堡縣民政局為全縣5326戶城鄉低保、特困對象及其他困難群眾免費發放面粉、大米、食用油等基本生活物資,解決了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吳堡縣在社會救助方面,優化了民政兜底保障政策,推行了分層分類社會救濟,根據困難程度和致困原因,劃分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困難家庭等幾個救助圈層,同時加強與教育、財政、鄉村振興等部門溝通協調,對這些低收入人口運用不同的救助政策實施兜底保障,形成社會救助多層次延伸。
在強化社會救助工作動態化管理的時候,及時足額撥付各類社會救助金。據了解,今年1-6月份,吳堡縣共計支出低保金、生活補貼、護理補貼、喪葬費等各類社會救助金2935萬元。下一步吳堡縣將進一步深化社會救助改革,努力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實現全縣社會救助“精準性”開展。
用力鋪就民生發展之“路”
今年以來,吳堡縣著力于“微民生”,從“精微”小事中為民辦實事,積極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著力提高基層自治水平,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體系和民主自治機制,指導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章程》,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有效開展。從婚俗改革、善婚姻登記信息系統和歷史資料錄入、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救助流浪乞討人員等方面,開足馬力,全力做好群眾的“知心人”。
“讓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好民生治理工作,需要我們學會‘致廣大而盡精微’,扎扎實實多謀民生之利,切切實實多解民生之憂,讓人民生活更有溫度,民生福祉更有質感,人民才會更有獲得感。”吳堡縣民政局局長王海容說。(記者 許鵬 通訊員 張文文)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