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在第十六屆榆林國際煤博會期間,榆林市舉行了煤化藝術品科技賦能產業化發展論壇,本次論壇由榆林市委宣傳部主辦,榆林傳媒中心承辦,旨在探索通過科技與煤化藝術品相結合,誕生出榆林市煤炭產業與文化產業攜手發展的新思路。
在這場論壇上,來自國內科學界、藝術界、產業界的9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啟發煤炭環保開發新思路。
在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先進能源技術課題組負責人崔彥斌作了闡釋。他展示了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最新科研成果——新型活性炭為原料所制作的藝術品、實用品。
“通過這次煤博會,我們看到榆林人在努力對標國家戰略,積極推進產業深度融合,全力以赴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作貢獻。”原故宮文創首席設計總監周曉亮在論壇上說。他建議,用煤化藝術品的方式來表達和承載榆林文化,圍繞創新設計產品。追溯挖掘榆林文化,利用石峁遺址元素、綏德石獅、鎮北臺、橫山老腰鼓等陜北文化元素,將煤化藝術品升華到更高的臺階。還可以通過論壇、文創大賽、資源合作等方式整合提高煤化藝術品的文化經濟效益。
4個小時的論壇,專家學者們各有見解,“干貨滿滿”。現場觀眾也是收獲滿滿,紛紛表示聽取專家們的報告后都深受啟發。
觀眾張富強說:“國內煤炭科技和文創行業的大咖們根據自身研究領域和實踐案例,結合榆林煤化藝術產業現狀,給我們帶來了當前文創領域最新的行業信息,令人大開眼界,深受啟發。相信會對榆林煤化藝術產業發展具有非常好的引領和借鑒意義。”
榆林市政協委員馬桂林說:“聽完專家的報告,我感覺特別震撼,我了解到煤炭資源可以通過科技創新賦能轉化成藝術品、生活用品,榆林發展煤化藝術品產業也特別有意義。我期望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導和政策支持下,力爭把煤化藝術品產業做得更大更強。”(高苗 記者 許鵬)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