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通訊員 江 濤)農民貸款難、手續繁已成為當前農村生產發展普通存在的制約性難題。在秦巴山區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鎮坪,一種新型的產業扶貧互助資金協會正在全縣各村試點推行,嘗試破解農民發展創業中的資金難問題。這種資金扶助方式經過近年來的運行漸漸得到廣大農民的認可和喜愛,被大家親切地稱之為“農民銀行”。
致富增收的“加速器”
冰天雪地的寒冬讓人感覺刺骨的寒意,而在華坪鎮尖山坪村不少村民的臉上都洋溢著夏日暖陽般的喜悅。剛剛將賣豬來的6萬元存入銀行的村民尹勝林一邊握著記者的手,一邊喜慶地說:“感謝村互助資金協會支持,幫助貸款2萬元,養了30頭豬,除去生產成本,今年光買豬純利潤怎么也有3萬多元”。
無獨有偶,在該村的另一端,又碰巧遇上剛剛到村資金互助社還款的貧困戶王家成,也是一臉歡喜,“除去還互助資金協會的2萬元,今年我一個人最少也要掙2萬多元”。
尖山坪村位于華坪鎮東部,是2018年脫貧摘帽的貧困村,全村現有農戶279戶1103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41戶413人,其中未脫貧貧困戶62戶143人。該村支部書記李發杰介紹,尖山坪村堅持管好用活資金互助社的“小資金”,通過上級財政補助,村民自愿加入,村內互幫互助,有借有還,周轉使用,滾動發展。互助資金就如同我們自己的小銀行。自從設立了“互助資金”,貧困農戶貸款難、產業發展難、增收難三大難題得到有效破解。
壯大產業的“好助手”
“能生活在現在這么好的時代,是我幾輩子修來的福分,感謝政府和黨的好政策”。
胡發寶一家人很勤勞,這兩年家里養了200多只雞和9條豬,今年,胡發寶想擴大養殖規模,可手里缺本錢,當他的幫扶干部得知這一情況后,建議他到村上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借錢,胡發寶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就去了,村上互助資金協會了解情況后,當天就辦理了相關手續,為胡發寶發放了2萬元貸款,再加上5321金融扶貧貸款,胡發寶做夢也沒想到自家800多平米的養殖基地將在明年初就能投入使用。
同村的陶進東通過這幾年金融扶貧政策和互助資金借款,從開始的養雞“混飯吃”到現在發展豬、沼、魚、雞、蟲、草的循環發展產業,通過不斷的努力,2018年陶進東發展蘇泰黑豬80只,土雞400只、魚塘3畝。面對未來,他充滿了希望。
曾家鎮向陽村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推進龍頭企業、股份經濟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三位一體”產業扶貧模式,大力發展以茶葉為主導,烏雞、生豬、魔芋、菊花為特色的種養業,2018年共帶動全村80余戶穩定增收,戶均增收4000多元。
而在曙坪鎮馬鎮村,在扶貧互助資金協會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今年發展散養生豬1500頭、養羊300只、養蜂300箱,種植高山蔬菜150畝、魔芋208畝、高粱200畝、苦蕎210畝,同時,該村在能人大戶的帶動下,發展烤煙70畝、訂單脫毒洋芋308畝、發展藥材400畝,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就業創業增收,極大地拓展了增收渠道。
農民致富的“快車道”
“幸虧有了互助資金協會,我的養豬場才有今天的模樣。”談起脫貧的經歷,文彩村貧困戶余大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2016年他回家鄉創業,想要養豬但缺乏資金。既沒抵押物,又找不到人擔保。以他現在一窮二白的情況根本沒有辦法貸到款。在村支部書記邱家志的介紹下他加入了村互助資金協會,由于是貧困戶,可免交500元的入會費。余大寶向村互助資金協會提交了創業發展的申請書,經過審核批復,不到一天就拿到了1萬元的互助資金。一年后,余大寶如期還款。第二年余大寶又向互助社借了1萬元擴大再生產。如今,他的養豬場已初具規模,存欄生豬近70頭,增收近6萬元。
“以前也向銀行貸過款,不但利息高,而且手續麻煩,最后還不一定貸得到。有了互助資金協會,辦事方便多了。”村民周賢明從事草莓種植,由于每年草莓育苗常常資金短缺。現在只要到育苗時節,他都會早早做好準備向互助社申請借款。“只要信譽好,有借有還,再借就不會難了。我已經向互助社借了二次錢了。”同村的貧困戶周賢明總結說。
有了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和扶貧政策的支持,文彩村僅2018年就發展蔬菜種植10畝、魔芋30畝、李子樹100畝、養蜂200箱,帶動全村60多戶貧困戶穩定增收。
“光今年一年,我們村的互助資金協會就發放了57筆貸款,共發放金額48.8萬元,互助資金協會讓我們村想干事發展產業的村民有了資金上的支持,貸款既方便又快捷,像我們農民自己的銀行”文彩村互助資金協會負責人邱兆喜說道。
而文彩村大力發展村級互助資金協會僅僅是鎮坪縣助推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鎮坪縣發展互助資金協會的摸索過程中,積極探索財政扶貧資金由“輸血”到“造血”轉變的新模式,以項目促進產業發展的思路,將互助資金與“5321”金融扶貧政策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逐步建立了“縣統籌、鎮監管、村運營、戶使用”的生產發展資金,實行民主管理,堅持資金“民用、民管、有償使用、滾動發展”,有效引導群眾參與進來,發揮互助資金協會作用,促進了群眾增收致富,真正讓小資金帶出了大效益。
截至目前,全縣共組建58個互助資金協會,實現互助資金協會村村全覆蓋目標,全縣互助資金總量達到3089.6萬元,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900萬元,會員自愿繳納基準互助金189.1萬元,入會農戶達3994戶,其中貧困戶2853戶,累計發放資金2041萬元。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