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去年完成農村飲水投資三十四億元
解決和改善近六百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 記者 原登榮
“‘河長制’是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新探索,我省應進一步扎實落實。”“要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脫貧攻堅安全飲用水目標如期完成。”“應加快陜甘寧革命老區供水工程建設,以解決該地區生活、生產用水問題。”……去年省兩會上,民革陜西省委員會一份集體提案,省政協委員釋慈光、李春鴿分別提出提案,核心都聚焦在我省水利建設上。
記者1月10日從省水利廳獲悉,2018年該廳把辦理政協提案作為重要工作,共辦理提案19件,提案辦理中做到讓委員滿意、讓群眾滿意,促進我省水利又快又好發展。
去年6月底,陜西省河長制工作全面達到“四個到位”要求,順利通過水利部中期評估,河長制在全省全面建立。
據了解,我省堅持把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設立五級河長,省委書記、省長分別任總河長,省委副書記、分管副省長任副總河長,8位省級領導分別擔任渭河、漢江等重要河流的省級河長。市、縣、鄉、村四級分級分段河長全部設立,市、縣主要領導均擔任本級總河長,全省共設市級河長124名、縣(市、區)級河長986名、鄉(鎮、街辦)級河長4087名和村級河長3萬余名,并全部設立河長公示牌。
此外,我省還構建起管理、治理、保護的江河庫渠管護體系,并建立起考核評價、部門聯動、獎懲問責、社會監督等工作機制。
2018年,省水利廳按照我省“農村飲水安全三年滾動計劃”總體部署,面對“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硬要求,全面掀起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新熱潮。
據了解,我省去年完成農村飲水投資34.4億元,建成工程6183處,解決和改善了594.2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年度計劃摘帽的23個貧困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均達到90%以上,脫貧退出的3303個貧困村、101.7萬貧困人口用水全部達到飲水安全標準。
針對加快陜甘寧革命老區供水工程前期工作,省水利廳已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積極溝通,形成了共同推進意向。
2018年5月31日,省水利廳廳長王拴虎在西安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廳長白耀華,就合作推進陜甘寧革命老區供水工程水量分配,以及下一步共同開展前期工作等問題進行了溝通協商,做好雙方對接工作。
王拴虎表示,陜西愿與寧夏共同合作,盡快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促進工程早日實施。
目前,關于陜甘寧革命老區供水工程的前期考察和規劃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