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康市漢濱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強大法寶作用,著力促進“五大關系”和諧,貢獻漢濱統戰力量。
圍繞“三個抓實”,著力促進政黨關系和諧。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抓實政黨協商工作,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等方面的重大事項、重點工作,制定區委年度政黨協商計劃,適時召開政黨協商通報會,聽取各民主黨派區委會、區工商聯和無黨派代表人士意見建議,建立政黨協商意見建議辦理反饋機制,辦理意見建議30余條,有力提升了多黨合作制度效能。抓實“直通車”制度,圍繞全區確定的年度重點任務,結合各民主黨派界別特點和自身優勢,支持他們有針對性地開展調查研究、民主監督,以報告或建議的形式直接向區委、區政府提出意見建議15份,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抓實社會服務基地。為找準多黨合作所長與中心大局所需的結合點,探索建立社會服務基地,實現四個民主黨派區委會社會服務基地全覆蓋,形成了社會服務基地輸出式、輸入式、雙向式“三種模式”,開展各類社會服務80余場次,社會服務更加規范有序。
圍繞“三個注重”,著力促進民族關系和諧。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注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以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活動為抓手,漢濱區東關小學榮獲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學校、漢濱區鼓樓社區再獲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漢濱區鼓樓社區黨委書記馬英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注重民族聚居區經濟發展,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在少數民族相對聚居的老城街道,依托“五一”、端午、國慶等重要節點,舉辦“美味回坊”“美味老城”等非遺美食文化活動,提升老城東關夜市經濟,改造南正大街、靜寧南街、靜寧北街,新建便民市場,創辦社區工廠,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重尊重民族風俗文化,重視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話端午習俗”等文藝聯歡、茶話座談等聯誼活動,運用涂料粉刷、手工寫繪等方式美化鼓樓街區背街小巷,引導市民打卡拍照,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圍繞“三個堅持”,著力促進宗教關系和諧。堅持依法規范管理宗教事務,引導宗教界正確認識和處理國法與教規的關系,著力加強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夯實宗教工作三級網絡兩級責任制,落實宗教工作“六個管好”要求,規范開展“四進”宗教活動場所。堅持促進宗教界履行社會責任,支持他們投身賑災救助、濟困幫扶等社會公益慈善事業,鼓勵他們在鞏固銜接、城市創建等中心工作中貢獻力量,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圍繞“三個持續”,著力促進階層關系和諧。堅持尊重信任、團結引導、組織起來、發揮作用的思路,持續抓好政治引領,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支持他們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在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領域作出示范引領,在促發展、穩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發揮優勢作用,近年來他們孵化創業項目30余個,參與社會活動80余次,貢獻了新階力量。持續建好創新基地。按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六有”標準和“一基地一特色”原則,積極抓好基地培育建設工作,目前已培育實踐創新基地12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4個。持續育好新聯品牌。圍繞共畫“同心圓”、凝聚“新力量”等“六大品牌”活動,探索建立“統戰部+新聯會+基地+新階層人士”聯系新模式,漢濱區新聯會工作連續兩年在全省作交流發言,漢濱區委統戰部、區新聯會分別榮獲全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優秀組織單位”和“實踐創新聯誼組織”。
圍繞“三個依托”,著力促進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積極做好港澳臺及海外統戰工作,聚力做好僑界代表人士工作,依托僑聯“僑胞之家”,漢濱區僑聯“僑胞之家”榮獲全國僑聯系統“僑胞之家”典型選樹單位,培育打造“僑胞之家”優質定點服務單位10家,開展為僑服務1000余人次,著力維護僑益、服務僑企、聯系僑胞,漢濱區僑聯“僑心書苑”項目獲中國僑聯審批。依托走訪聯誼交友,注重以文化交流、經貿合作為紐帶,適時開展走訪聯誼活動,宣傳涉僑政策、講好漢濱故事,持續抓好華僑華人、華裔新生代的團結引領工作。依托招商推介活動,加強線上溝通交流,“山鄉花開·秦巴有約”2024 兩岸新媒體鄉村振興直播活動走進漢濱,漢濱創業青年代表參加“青春筑夢 創享兩岸”陜臺青年創業“云”分享交流會;邀請重點臺商、臺企了解漢濱、投資漢濱,助力漢濱經濟社會發展。
(作者系漢濱區委統戰部副部長 李金濤)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