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韓璋 記者 樊星)10月10日,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全市“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渭南市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雷智宏介紹了今年以來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情況。

雷智宏表示,近年來,全市改革呈現多點突破、全面發力的良好態勢,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今年以來,全市錨定連續三年爭創全省優秀這個目標,重點從四個方面來抓工作。
深刻把握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關系,全面分類抓好全局性重大自主改革、專項領域系統改革、試點示范引領改革、基層單位小切口改革,推動各方面改革同向發力、形成整體合力。堅持從高質量發展的全局謀劃和推進改革,確定2項市級重大改革任務和11項縣(市、區)重大改革任務,探索形成富有渭南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改革路徑;全面推進專項領域系統改革。聚焦政府職能轉變、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農村、民主法制、文化體制、司法體制、黨的建設、紀檢監察體制九大領域,推出173項改革任務,推動重點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大膽探索推進試點改革。堅持試點引領,大力實施承擔的20項國家級試點、5項省級試點,力促改革再拓展、深度再挖掘,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渭南經驗;創新推行小切口改革。按照“推出一批‘民有所盼、我有所為’的小切口改革”思路,從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住房養老等民生領域入手,推出13項市級部門牽頭、60項縣(市、區)實施的小切口改革,開展差異化探索,強化靶向施策,解決了一批實際問題,真真切切提升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
聚焦渭南發展實際,推動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以改革激發發展優勢。創新投資管理和服務方式,推進企業投資項目“告知承諾+并聯審批+事中事后監管”改革,優化“容缺+承諾制+并聯審批+全程幫辦代辦”模式和“四減一優”舉措,連續4年市級重點項目市域內手續3月底前全部辦結。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承接劃轉事項329項,實現“大廳之外無審批”;以改革推動突破提升。對于科技創新、產業布局、國企改革、縣域經濟等對高質量發展具有支撐作用的事項,從夯實基礎、破局攻堅抓起;以改革搶抓發展機遇。對標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戰略部署,按照“產業集聚、功能集中、協同聯動”的原則,形成“一核三園三基地多點”發展格局。
突出問題導向,著力破解難點堵點。堅持把解決問題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找準癥結、定準對策,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著力破解要素保障瓶頸。在人才方面,以“外引內培、供需對接、建好平臺”為抓手,引進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和緊缺特殊專業人才389人,打造培育20支省級、13支市級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在暢通訴求渠道方面,推出政企溝通常態機制、“企盼渭來”熱線、市縣領導干部遍訪“五上”企業等改革舉措;在服務企業方面,推出“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項目審批專列”“企業服務110”專線等改革事項;著力提升文化體制改革破題見效。圍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文化消費新空間、新業態、新模式。
堅持落細落小,確保改革落地見效。堅持以小切口推動大變革,聚焦解決好群眾關切期盼,從小處著手、往縱深抓實。開展企業開辦“一表申報、一窗出件”改革,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1個工作日內辦結。推出“政務服務+郵政寄遞”一站式便民服務,實現證照免費郵寄到家,辦事效率提升30%。開展“四送六進”文化惠民活動8953場次,服務群眾86萬人次。創新基層治理,探索形成了“1+4+N”工作模式、“357”工作法、“五事工作法”等一批基層有效機制做法。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