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鐘寶鎮政協聯絡組按照“做實、做優、做深、做強”的原則,以黨建引領為抓手,結合干部能力提升工作要求,依托“有事好商量”議事平臺,實施“委員+黨員”協同監督、調研走訪創新機制,持續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舉措,切實提升政協委員和鎮村干部為民辦事能力,助推“三個年”活動走深走實。
建強基層基礎,推動政協工作有力有效。陣地建設是有效開展聯絡組工作的根本,圍繞“專用的房、專門的人”這兩個重點,鐘寶鎮在文化站獨立設置聯絡組,成立“有事好商量”工作室,配備了充足的辦公設施設備,明確組長、副組長、聯絡員,召集4名縣政協委員、3名“兩新”組織人士和8名村支部書記和1名社區支部書記共同組成聯絡組,抽調年輕干部1名,專門負責政協聯絡組工作,明確工作、制度、調研和信息采集、報送等五項制度,充分做到有牌子、有場地、有內容、有程序、有制度、有反饋,切實做到面對面協商,實打實解難。
強化學習教育,推動思想認識再上臺階。積極踐行縣政協關于加強理論學習的要求,把“書香政協”建設作為涵養政協氣質、提升履職能力的重要抓手,開展線上學習5次,線下學習6次,組織聯絡組成員開展“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和“知敬畏 存戒懼 守底線”為主題的讀書交流研討,通過扎實深入讀書學習,聯絡組成員進一步強化了理論武裝,深化了思想認識,提高了政治站位,激發了履職動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質量成效顯著提升。2023年被評為“書香政協先進單位”。
主動傾聽民聲,推動社情民意全面發力。不斷強化社會各界人士之間的交流溝通,著力營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融洽和諧、生動活潑的良好氛圍。以政協聯絡組為依托,實行“全員入組”工作,確保委員履職有組織、有規劃、有成效。積極發揮黨員干部身在基層、熟悉情況、聯系群眾的優勢,定期組織協同全體政協委員深入村(社區)、學校、企業及轄區各站辦所,聯系群眾、體察民情、收集民意,通過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方式反映當地群眾普遍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截至目前,共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建議信息10余條,切實為鐘寶鎮經濟社會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加強學習調研,推動破解難題凝聚民心。積極組織駐鎮政協委員連同各村黨支部開展學習交流調研,先后在安全生產、社區改造、基層治理、集體經濟、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走訪,掌握經濟社會發展和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建立政協委員、村(社區)、駐鎮站辦所等參加的議事協商機制,以塘坊壩社區黨支部為“軸心”,政協委員為橋梁,黨建聯席會、居民議事會等為紐帶,構建多元化參與、協同聯動的小區治理架構;設立“黨建+好商量”協商議事會,政協委員不定期組織居民開展說事議事,協商解決居民訴求事項。目前,共召開“黨建+好商量”協商議事會3場次,累計解決社區改造、公共公廁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擴大就業、道路安全、安裝充電樁等各類民生實事10余件。
開展走訪慰問,推動為民服務踐行初心。利用各委員自身特長參與社會公益,送書籍、送法律、送科技、送戲曲、送醫療進村(社區),開展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等活動。結合當前鄉村振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根據委員的職業和社會資源,以“黨員+委員+農戶”的形式,分組結對12戶困難群眾,通過與群眾結對子、交朋友,認真傾聽民聲、收集訴求和建議,并結合自身優勢資源,全力幫助群眾解決就業、教育、醫療、心理等當前重點民生問題,通過結對子的方式,不僅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更體現了“黨員+委員”知民情、解民憂的為民服務初心。
參與基層治理,推動矛盾調處紓困于民。按照“立足實際、就地就近、注重實效”的原則,以“有事好商量”議事平臺為抓手,以黨員帶委員的形式,將駐鎮政協委員納入“321”基層治理網格參與基層治理,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各自優勢資源,聚焦群眾身邊的小事、難事、揪心事,深入村(社區)參與法治宣傳、矛盾糾紛調解、民生實事監督,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目前,借助“委員工作室”,通過開門接訪、主動約訪、帶案下訪等形式,組織接待群眾10余次,現場解決問題5個。(實習記者 龐浩楠 通訊員 劉玉萍 記者 唐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