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全局和戰略高度,提出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近年來,印臺區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環境領域作為人大監督工作的重點,重拳出擊,綜合運用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視察調研、明察暗訪、問卷調查等多種監督方式,對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年檢”,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深入一線 明察暗訪不做“表面文章”
做好監督工作,“明察”很重要,“暗訪”同樣不可或缺。為了掌握詳實的第一手資料,區人大常委會著力在創新監督方式、增強監督實效上下功夫,由城建環資委負責同志組成暗訪組,不打招呼,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全區9個鎮、街道進行了全面暗訪,現場拍攝取證,留存環境污染影像資料,制成暗訪專題片,力求用真實畫面反映環保存在問題。“過去開展前期調研,看到和聽到的都是成績和亮點。今年我們一改過去前期調研+集中調查的監督方式,增加了暗訪式調研,發現了不少‘真實情況’,這樣的形式更加有利于我們深入一線聽真話、看真相、察真情。”城建環資委主任王斌介紹道。
同時,為了真正聽到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想法,明白群眾的看法,在此次監督工作中,區人大常委會還注重在發揮代表作用、提升監督實效上下功夫,通過代表聯絡站廣泛征集基層人大代表和群眾對全區環保工作的意見建議20余條,幫助調查組進一步摸清環保痛點難點問題,找準解決問題的切入點。
“對區政府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調查是我們每年的常規動作,雖然這項工作年年都在開展,但我們也在想方設法創新監督方式,努力提升監督質效。通過明察暗訪、征求建議等多種手段,加強對環保工作的監督,督促有關責任部門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抓好反饋問題整改,這是我們開展監督的目的和意義。”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延萍說。
直擊痛點 視察調研不搞“花拳繡腿”
4月12日,區人大常委會調查組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區人大代表,在圍繞大氣污染治理、流域生態、污水處理、揚塵治理等開展重點調查的基礎上,召開了專題座談會,會場座無虛席,區生態環境分局、區住建局、區市場監管局等18個部門和9個鎮辦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在聽取了區政府環保工作專題匯報、觀看了暗訪專題片后,調查組成員紛紛提問。“暗訪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河道污水排放等情況依舊存在,請問污水管網建設、雨污分流推進情況如何?該情況要如何進一步改善?”
“許多村民反映垃圾傾倒農村公路、河道現象頻發,如何從源頭上解決垃圾亂倒問題?”
“部分村組垃圾亭設置沒有做到因地制宜,清運效果不佳,請問目前垃圾處理運行、固廢處置方面有哪些措施?”
……
12位調查組成員緊緊圍繞當前環保工作的突出問題連續提問。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前期明察暗訪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和調查組成員現場提問分別進行了表態發言,直面問題不遮掩,應對困難不回避,鄭重承諾不含糊。“下一步我們將強化對露天堆煤場、堆料場、工業廢物堆場等粉塵污染防控,采取覆蓋或建設自動噴淋裝置、防塵網等防風抑塵措施”“我們將扎實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著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河道環境”……
提問、答問、追問、補充,座談會持續了近3個小時,一問一答間,叩響了“人大之問”的監督強音。
“環保工作事關全局,責任重大。希望區政府不斷提高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加強協作配合,在破解環保難題上下大力氣尋求新突破,迎難而上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春勝在講話中說道。
持續用力 打出監督“組合拳”
“2023年,收獲優良天數316天,空氣質量綜合排名關中第七,綜合指數連續5年持續改善。漆水河三里洞和印王交界斷面的水質分別達到Ⅱ類Ⅲ類標準,柳灣水源地的水質達標率也達到了100%。全區無受污染耕地,土壤環境質量整體穩定,無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事件發生……”4月26日,在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聽取和審議了區政府關于2023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報告。33名常委會組成人員和部分基層人大代表,同區政府及區生態環境分局負責人“面對面”,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熱議,會場氣氛熱烈而活躍。
常委會組成人員普遍認為,近年來,區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實施生態強基戰略,在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有較大改善。與此同時,生態環境保護還存在不少問題,形勢依然嚴峻。列席代表結合日常生活所見所聞積極建言獻策,水污染防治投入力度還不夠大、垃圾處理轉運效率不高、公廁有人建無人管等環保難點痛點問題被原汁原味地提出來,因地制宜設置垃圾亭、調整補充農村保潔清運隊伍、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等意見建議被高質量地傳遞出來。
區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虛心聽取意見,坦誠回答問題。“雖然我們在環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充分認識到目前環保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和薄弱環節。我們將高度重視,把抓好審議意見整改落實作為自覺接受監督的具體行動,采取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逐條整改到位,確保區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落到實處。”區生態環境分局負責人表示。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區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做好審議意見的整改落實,另一方面要抓好代表意見建議和暗訪發現問題的辦理落實,對這項工作一抓到底,確保見到實效。”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春勝強調。
下一步,區人大常委會將持續發力,以敢碰硬、動真格、求實效的工作作風,對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審議意見整改落實情況一督到底、跟蹤問效,打好環保監督“組合拳”,助力全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以實際行動為助力印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孟星辰 通訊員 于璐)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