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踔厲奮發啟新程 篤行不怠向未來
——定邊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紀實
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建設、推進鄉村振興如火如荼、文明創建活動有聲有色、民生獲得感不斷提升……2023年,定邊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加快推進富裕、綠色、文明、幸福、魅力“五個定邊”建設,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開啟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經濟大盤越來越穩,發展根基越來越牢,生態底色越來越亮,幸福指數越來越高。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0億元,同比增長3.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9580元和20560元,分別增長6.6%和7%。全縣農業總產值達68.5億元,糧食總產量達37.89萬噸;全縣原油、天然氣產量分別達645萬噸、5.1億立方米;新能源并網總規模5130兆瓦,全年發電量89.7億度,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332億元。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躍升至西部百強縣第65位,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這一組組數字,生動詮釋了定邊人民的幸福生活,彰顯了黨委、政府與人民血脈相連的時代擔當。

日出下的定邊熠熠生輝 延明星 攝
重保障 強支持 優環境 項目建設動力強勁
“我們去年到定邊發展肉牛養殖,一年的時間里,肉牛由原來的百余頭發展到現在的近5000頭,這都得益于定邊給予我們很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能夠安心在這里干事創業。”陜西糧農定邊牧業董事長劉新宇說。
定邊縣肉牛養殖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計劃投資3.2億元,截至目前,已建成牛舍15棟以及青貯窖、全日糧加工中心、部分道路等設施,現存欄肉牛近5000頭,計劃2024年完成二期項目建設,存欄規模有望達到1.2萬頭。項目建成后,達產期年出欄育肥牛9000頭,年出欄保踹母牛9000頭,年銷售發酵牛糞6.19萬噸,預計年產值達4.8億元,帶動就業100人以上。
2023年11月中旬,定邊縣在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共簽約省部級項目1個,總投資69.78億元;簽約市級重點項目7個,總投資94.8億元;簽約縣級重點項目21個,總投資額330.55億元。投資升溫、項目落地的背后,是定邊縣在“大抓項目、大抓招商、大抓發展”的鮮明導向下以實干取得的驕人業績。
在投資升溫的同時,定邊縣積極實施由縣級領導牽頭,將全縣160余名正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納入專班的全員招商政策。過去一年,縣級領導外出招商43次,洽談項目110多次。全年共簽約招商項目26個,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42.57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10%;利用外資904萬美元,超額完成任務。
光伏鋁型材、非標壓力容器制造項目即將完工,全釩液流電池儲能、工業硅高純晶硅等高端制造項目簽約落地,新材料、新制造等新興產業實現質的提升。產業園區完成省級化工園區認定、省級高新區評審,“訂單式”建成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4家企業攜項目入駐,6萬平方米在建標準化廠房為投資40億元的山東魯寶集團總部整體搬遷項目奠定基礎,園區承載能力持續提升。年產6萬噸重型非標壓力容器制造項目正在緊張完成前期基礎建設,中材科技年產300套風電葉片制造項目生產出的風機葉片正“排隊”運輸到周邊各地,陜建新能源500兆瓦風機塔筒項目產出的風機塔筒正在完成驗收工作……
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生產線建成投用,一個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一個個關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強力推進,正在為定邊縣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大自然的調色盤——定邊縣茍池鹽湖
過去一年碩果累累,新的一年大展宏圖。
“我宣布定邊縣2024年第一季度22個項目開工。”1月8日,在定邊縣委書記姬世平宣布2024年第一季度開工后,定邊縣在“大抓項目、大抓招商、大抓發展”的鮮明導向下奮力邁出堅實新步伐。
此次集中開工項目22個,年度計劃投資44.7億元,占年度總投資的33.6%,其中包括定邊縣肉牛養殖現代農業產業園辣椒深加工等9個產業項目,定邊縣民用機場、通村組水泥路等4個基礎設施項目,第十二小學(惠民小學)建設項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等5個社會事業及民生項目,2023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亂石頭川新安邊鎮重點段防洪工程等4個生態環保項目。據悉,2024年定邊縣計劃安排140個重點建設開工項目,總投資421.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3億元。
風勁帆滿海天闊,砥礪奮進正當時。為切實加快全縣重點項目建設,搶抓全省上下大抓項目的有利時機,堅決避免“項目冬眠、干部冬閑”和“項目等手續、資金等開工”的怪圈,定邊縣利用今冬明春冬閑期,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全力推動項目發展。為此,定邊縣編制了《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冬季攻堅行動方案》,梳理了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事項辦理臺賬,明確了各單位重點項目事項辦理數量、時限等內容。同時,建立冬季攻堅行動專班,33個項目單位主要抓,11個要素保障單位協同抓,98名發改科技干部全程服務、協調聯動、齊抓共推,同時成立項目聯審專班,集中辦公、主動服務、提前介入,全面推行“聯審聯批”“容缺審批”“承諾審批”“多評合一”等機制,全力保障全縣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活力。

玉米喜獲豐收
產業興 百姓富 鄉村美 鄉村振興活力更旺
定邊縣楊井鎮陽灣村為旱作農業區,過去以散戶傳統耕作為主,種植規模小、機械耕作率低,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仍較落后,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村黨支部積極謀劃,找尋出路。
村黨支部引導合作社充分利用當地海拔高、光照強等自然條件,積極發展中草藥種植和湖羊養殖項目,合作社雇用當地村民,增加農戶務工收入,形成種養結合的區域養殖良性循環。全村強化農民主體地位,整合全村資源,成立陽灣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吸納全體村民為股民,申請財政注入30萬元集體經濟啟動資金及30萬元后續扶持資金,鋪開發展村集體經濟致富路。目前,分紅已覆蓋全村480戶1853人,共計分紅金額101.9萬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2016年增幅超過73.6%。
2023年,定邊縣投資3.4億元實施280個鞏銜項目,投資4000萬元推進農配電網改造工程,消除風險98戶309人,守牢防返貧底線。96家民營企業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累計帶動6000余名群眾增收,培育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22個,村集體經濟年平均收入突破32萬元,30個村集體經濟年創收突破50萬元。
一邊是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十足,一邊是新樂社區搬遷戶的好日子如期而至。
2011年到2020年,定邊縣累計從白于山區搬遷群眾13.7萬人。
一輩子“靠天吃飯”,如今置身繁華的城鎮,群眾最擔心的是如何找到一份新工作。
“過去我們全靠種幾畝地和外出打工來維持生活。大山里很干旱,種地的日子也很艱難。”搬遷戶閆彩虹說。
2018年,閆彩虹一家四口搬入新樂社區,按照易地搬遷政策住進了兩室一廳的房子,但文化程度不高等原因讓她在找工作問題上犯了難。
2023年,全縣25個集中安置點基礎設施全部配齊,配套建成幼兒園、小學、初中各12所、衛生室25個,以及農貿市場2個、養老服務中心1個。為全面幫助搬遷脫貧勞動力就業,全縣將和閆彩虹一樣的易地搬遷脫貧人員全部納入就業幫扶體系,并進行防返貧動態監測。此外,定期更新易地搬遷勞動力就業信息臺賬,對易地搬遷勞動力就業信息進行動態監測。
同時,定邊縣以“榫卯式”發展模式,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施行鄉村“村黨支部帶頭人+黨員”模式,通過在全縣范圍內遴選出70個行政村,每村投資30萬元用于發展肉羊或肉牛養殖產業,并通過“借羊(牛)還羊(牛)”或“借羊(牛)還錢”模式,帶動廣大村民發展養殖業;施行“面子+里子”模式,通過深入推進鄉村廁所革命,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提高群眾文化素養,凝聚鄉村共同體意識,提升公共服務設施,讓鄉村人居環境越來越有“面子”。實施“基層黨組織+鄉賢”模式,通過進一步凝聚發展智慧、匯集鄉賢力量,鼓勵走出家鄉的鄉賢廣泛參與鄉村產業發展、基層建設工作,并以項目回遷、資金回流、人才回鄉等方式助力家鄉發展,走出一條“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
一年來,定邊縣累計摸排農村戶廁17978座,發現問題廁所889座,將13座鄉鎮污水處理廠移交第三方運營公司正式運營,16座垃圾填埋場已有兩座投入運行。采取“財政補貼+村民自繳”的方式,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同時,持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年內消除經營收益5萬元以下的“薄弱村”11個,培育50萬元以上的經濟強村2個,建設農村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試點村2個。
錯落有致的農家庭院、潔凈寬敞的鄉村道路、風格雅致的特色民宿、古色古香的鄉村書院……如今,一幅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展現在人們面前。

定邊萬畝蕎麥花海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暖民心 順民意 惠民生 民生福祉不斷增強
加快解決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不動產“登記難”問題是定邊縣一件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為此,定邊縣及時成立了工作專班,多次召集專班工作人員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問需于民,精準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推動問題化解。截至目前,完成首次登記15個小區4611套房屋,群眾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大紅本本”,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對為民服務最好的褒獎。
定邊縣還通過建立“三級包聯”責任制,開展建言獻策活動,組織黨員深入群眾聽民意、訪民情,采取群眾“點單”提需求、支部“領單”定措施、全員“接單”辦實事、組織“督單”促落實的“四單制”服務模式,大力弘揚“四下基層”,過去一年來,共接訪群眾119批397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和問題隱患200余件,完成群眾“微心愿”逾1600個,幫助群眾辦實事逾2000件,努力把暖民心、順民意、惠民生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與此同時,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支持也牽動著眾多干事創業者的心。
“我們企業成立才兩三年,對很多稅費優惠政策還不是很了解,稅務工作人員上門為我們進行政策講解,使我們2023年享受各項退稅共計98萬元,極大地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定邊縣長油管道輸氣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吳靜表示。
作為一家2021年成立的“年輕”企業,定邊縣長油管道輸氣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經營管道輸氣、管道維修服務、天然氣銷售業務,在各類稅費政策的解讀與運用上,迫切需要專業人士“引路”。
作為定邊縣老牌民營企業,定邊縣乳品實業有限公司在解決就業、增加收入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作為一家集牧場、奶牛羊養殖、乳品研發、生產制造、銷售為一體的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在發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前幾年,我們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在生產、用工、物流等方面都遇到了困難,物流不暢通,生產的產品銷售也難,貨物積壓讓我們在資金方面壓力很大。”定邊縣乳品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世平說。
企業增值稅退稅政策,為馬世平送來了“及時雨”。“他們給我們送政策、送資金、送項目,還召開座談會。就在這兩三年時間里,給企業退了兩三百萬元的增值稅退稅,這對我們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很有幫助。我們有信心克服困難,一定要把企業辦好。”馬世平表示。

村民喜提分紅
在定邊縣,享受減稅降費政策“紅利”的不只定邊縣乳品實業有限公司一家企業,這樣的政策“紅利”惠及全縣560家企業,真正讓企業第一時間知曉政策、享受政策“紅利”,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定邊縣還出臺“優環境、保主體、促消費、穩增長”系列政策助企紓困,全年留抵退稅1.77億元,新增減稅降費1億元,申報下達獎補資金2640萬元,發放助企惠民消費券600萬元。同時,定邊縣以十件民生實事為抓手,投入1億元穩定就業,建立“鹽環定前”縣際創新創業及人才交流論壇,構筑“部門+公司+鄉鎮”三級就業服務網絡,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260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投資7.02億元實施12個校建項目,建成后可新增學位9510個。9所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43個農村幸福院建成投用。發放各類社會保障資金1.4億元,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8%左右。全年民生支出達49.3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1.1%,同比增長15%,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更加可感可及。
一組組數據、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地見效,正是定邊縣暖民心、順民意、惠民生生動實踐留下的堅實足印。
“生活在定邊,抬頭是藍天白云,遠眺是綠意盎然,四顧是人來人往,傾聽是歡聲笑語。交警、網格員、志愿者、環衛工,他們的身影是定邊街頭最美麗的風景。”談及多年來定邊的變化,生活在這里幾十年的居民湯會英深有感觸地說。
守正道而開新局,致廣大而盡精微。定邊縣以改革、創新、開放三大動力因子為牽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主動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大力發展“四個經濟”、全面推進“九大產業提升工程”中,切實穩預期、增動能、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加快推進“兩區一中心”三大戰略,奮力建設“五個定邊”,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譜寫定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盧云云 文/圖)
《各界導報》2024-01-27 第5609期 11版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