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白小芳 記者 賀鵬飛)前三季度延安市旅游市場共接待國內游客3404.7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71.92 億元,與2022 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70.43%、287.79%,恢復至2019年的118.35%、133.98%(按可比口徑),旅游市場接待人次、消費持續走高。
10月17日,延安市舉行" 深化‘三個年’活動,構建具有延安特質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 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市文化和旅游局專場會。

會上,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東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二級調研員高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發博,局二級調研員陳勝軍就全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情況作了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統計:十一雙節來延游客已超越2019年同期
馬東坡說,經抽樣調查測算,剛剛過去的十一雙節,延安市共接待游客343.01萬人次,較2022年同比增長767.29%,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2.83%(按可比口徑);實現旅游收入25.09億元,較2022年同比增長1141.94%,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 148.74%(按可比口徑)。
2023 年市級重點文旅項目18 個(其中續建項目10個,新建項目7個),今年計劃投資33.69億元,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資24.88 億元,完成占比73.85%。為延長東征會議舊址保護利用、志丹長征文化旅游復合廊道示范段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6930萬元。爭取省級旅游專項資金2030萬元、公共文化建設資金1893萬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750萬元,目前全部落實到位。

戰略:吸引優秀文藝人才到延安市工作
據馬東坡介紹,下一步延安市文旅部門將緊緊圍繞市委164戰略布局,融合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升級一批市場主體,完善政策措施,打造 500 億級文旅產業集群,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
全市將加強文藝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骨干力量的培養,同時積極爭取優惠政策,吸引優秀文藝人才到延安市工作。全力推進部分縣區 " 兩館 " 建成投用,分批指導鄉鎮一級綜合文體中心進行場地新、改、擴建。推進數字文化建設。以 " 智慧、共享、生態 " 為目標,加快數字文化館、數字圖書館建設進度。優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員隊伍結構。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開展文化志愿服務,經常性開展業務學習、培訓、輔導、調演、交流等活動。
發展:效仿寶雞、西安等市文旅獎補政策
馬東坡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延安市還力爭出臺文旅全產業支持政策。效仿寶雞、漢中、西安、榆林、銅川等市文旅獎補政策,市文旅局草擬了《延安市文化旅游全產業鏈支持辦法(2023-2025年)》,提出10條子產業鏈(旅游產品產業鏈、紅色教育產業鏈、研學旅行產業鏈、團隊旅游產業鏈、紅色康養產業鏈、節慶會展產業鏈、住宿餐飲產業鏈、旅游交通產業鏈、文創制造產業鏈、文娛演藝產業鏈),希望利用產業鏈資金撬動和引導更多政府項目和社會資本進入文旅領域。深化文旅 +,+文旅融合發展。持續推進文旅和體育、農業、工業、鄉村振興等深度融合,豐富產品業態,讓文旅消費根植各行業并枝繁葉茂。加大宣傳推介引流力度。持續推進與西安、鄭州、成都、銀川、蘭州等主要客源城市深度協作,打通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在文化旅游項目、招商、客源等領域的雙向交流合作。制定淡季宣傳推廣方案,做好延安過大年、冰雪旅游季等活動,確保淡季不淡。

當日,延安市委宣傳部相關領導、新聞媒體記者以及市文旅局參加發布會領導還實地觀摩了五豐黑山羊旅游餐飲企業、延安親親旅業、金延安企業等。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