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記者從西安市營商辦獲悉,在陜西省發展改革委發布的2023年全省第二批25項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做法中,西安市又有6項上榜。至此,今年全省兩批次發布中,西安市已有15項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
根據陜西省發展改革委第二批發布的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做法,在項目服務保障水平方面,西安市未央區創新實行項目代辦新機制及西安市推行工程項目“五驗”模式兩個案例入選。其中,未央區以“四員合一”創新項目代辦新機制為主線,努力構建全鏈條全流程項目代辦服務新體系,聚焦全區100個重點項目,實現重點項目審批“零阻力”、優質服務“零距離”,推動了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西安市強化竣工聯合驗收階段事中監管,規范竣工驗收行為,創新推出“分段審批聯合驗收”,推行“聯合驗”、“按需驗”、“限時驗”、“單獨驗”、“簡化驗”,有效破解了不同竣工驗收事項之間存在的時序、交叉矛盾問題,科學合理地實現了竣工驗收事項的“聯合”。
在投資吸引力水平方面,西安市國際港務區多措并舉不斷實現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新突破入選。國際港務區率先實行工程建設項目招標備案“容缺受理”,同時結合“主動服務”、“指尖交易”、“多方位監管”等模式,為招投標工作增效提速,實現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新突破。
在監管服務創新水平方面,西安市高新區探索推行“信用+承諾”審批分級管理模式和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探索建立“企業寧靜日”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再優化兩個案例入選。其中,高新區探索推行的“信用+承諾”審批分級管理模式,將企業信用狀況嵌入審批全過程,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間和辦事材料,多個事項實現“即來即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有效激發出市場主體活力;西咸新區秦漢新城聚焦解決影響營商環境的重點問題,積極探索建立“企業寧靜日”制度,推行多項合并、聯合檢查,包容審慎,紅綠牌迎檢多項舉措和制度,破解困擾企業經營發展的重復檢查、多頭檢查等難題,讓企業更加專注經營發展。
在政策法規保障水平方面,西安市高新區建立“惠企政策發言人”制度,打造政策解讀新模式入選。高新區創新推出的“惠企政策發言人”制度,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準確便捷的惠企政策宣傳和咨詢服務,促使惠企政策精準高效、鮮活生動地傳遞至市場主體,以政策保障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記者 南江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