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記者 鄭斐)“民營經濟主體中的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低,成為民生問題中的難點。如何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陜西省分會會長馬玉紅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重申“兩個毫不動搖”,明確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為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據統計,2022年全年,全國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的數量、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0.5%、5.2%和1.1%,中小企業發展呈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去年,馬玉紅在基層調研時發現,民營經濟發展依然面臨一些現實困難,諸如中小企業復蘇活力不足,資金、人才、技術等制約因素亟需化解,企業科技創新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偏弱等。
對此,馬玉紅建議,要強信心、助發展,對政策的效果性、效率性與合理性進行評價,進一步完善惠企政策;調動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咨詢、預警、仲裁等全鏈條商事法律服務,切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維護中小企業切身利益。要解難題、辦實事,進一步推動信貸組織機構創新,支持中小銀行發展中小企業融資業務,對中小企業實施精準服務,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等突出問題。要創環境、激活力,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提升轉化成效,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完善政務服務容缺受理制度,暢通中小企業訴求反饋渠道,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