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陜西建立了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制度。目前省市縣三級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隊伍已基本建成,特約監督員通過發現問題、反饋問題、解決問題,助力全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九月二十六日,延安市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劉寶艷在延安市為民服務中心了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
“多虧了安康市高新區的親商助企‘一對一’服務,我們的招工難題解決了。”9月29日,陜西軒意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冉明平緊緊地握住安康市高新區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王超的手連聲道謝。
為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去年7月,我省建立了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制度,目前省市縣三級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隊伍已基本建成,3000余名特約監督員義務投入營商環境監督工作。
一年多來,各級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扎實履行監督員職責,當好政企橋梁紐帶,積極開展政策宣傳、體驗涉企業務辦理、監督條例政策落實等活動,通過發現問題、反饋問題、解決問題,助力全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由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實施的2021年陜西省營商環境評價工作顯示:去年,我省營商環境便利度為85.92分,較上年提升3.03分,營商環境滿意度超過92%。
暢通溝通渠道
寓監督于服務之中
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是我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對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收集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形成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合力具有重要意義。
受疫情影響,今年招工難、留人難等問題困擾著不少企業。王超在一次走訪中得知陜西軒意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需求后,迅速向有關部門反映。相關部門幫助企業發布了用工信息,并通過人才招聘會和儲備人才庫幫企業招聘了一批熟練技術工人,還協助企業開展了崗前用工培訓,及時解決了企業的用工缺口。
自我省實行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制度以來,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以及企業負責人、職工、城鄉居民踴躍報名參與,積極加入監督員隊伍。全省各級營商辦認真貫徹《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不斷完善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制度體系,拓展監督渠道,豐富監督形式。
寶雞市定期召開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聯席會議;渭南市成立市級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工作組,下設14個小組;榆林市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建立了“一微、一平臺、五職責”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工作機制;咸陽市建立“一條例、一制度、一證書、五職責”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工作機制。
與此同時,省級層面出臺了《陜西省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制度試行方案》,各市(區)對應出臺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選聘和工作機制,為規范開展營商環境監督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是我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對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收集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在全社會形成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合力具有重要意義。
我省各級營商辦一方面通過上門走訪,召開座談會,建立工作群、電子信箱等方式暢通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反映問題渠道,針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建立工作臺賬,及時進行轉辦、督辦,并將辦理情況及時反饋給監督員;另一方面,我省還圍繞助企紓困,組織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開展走訪,為市場主體送政策、送服務。
豐富監督形式
推動工作落實落細
針對監督員反饋的問題,相關政府部門做好動態跟蹤,做到發現一例,提出一例,解決一例,將監督反饋工作落地落實。
“我們暗訪了12家市縣兩級的政務服務大廳、不動產登記中心、財稅大廳、用水用氣企業等,通過模擬群眾辦事、幫辦代辦、咨詢服務事項等方式,觀看、記錄相關服務情況,實地了解工作責任制度、辦事效率、政策落實及服務承諾等落實情況。”9月20日,銅川市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肖承才說。
今年以來,銅川市把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暗訪工作作為貫徹《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一項重要舉措,充分發揮特約監督員對全市營商環境的監督作用。針對監督員反饋的問題,相關政府部門做好動態跟蹤,做到發現一例,提出一例,解決一例,將監督反饋工作落地落實,助推全市營商環境持續提升。
同時,銅川市統籌推進關鍵領域改革任務,抓好商事制度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市政公用設施、政務服務等重點領域改革任務的推進,在關鍵環節減少辦事層級劃分,規范事項權限委托下放程序,以“事好辦、辦好事”為前提,加大力度對改革鏈條上各項措施進行優化,最大程度讓利于企業和群眾。
為有效發揮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的監督效能,推動監督工作落實落細,省市兩級營商辦結合實際,積極拓展監督方式,創新活動形式。
省營商辦充分發揮監督員來自各行各業并且了解社情民意的優勢,邀請省級監督員參加營商環境滿意度評價。部分市級營商辦發揮監督員的專業優勢,邀請他們參加營商環境報告評審活動。咸陽市組織轄區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開展“亮身份、走流程、跟執法”活動,對轄區政務服務事項審批流程、窗口服務態度、市場監管執法活動進行全流程、全過程體驗,及時發現相關職能部門在政務服務、項目落地建設、企業生產運營,以及群眾辦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形成建議并書面反饋本級營商辦,監督做好整改提升工作。
拓展參與范圍
助力營商環境再提升
陜西將加強統籌協調,及時總結經驗,研究解決制度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調動監督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助力全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針對體驗官反饋的問題線索,市營商辦建立了問題線索掛號督辦、銷號評價機制,并及時將問題線索轉辦至相關責任單位,明確整改目標和時限,實時跟蹤辦理進度,及時反饋整改辦理情況。”延安市發展改革委營商辦負責人任志偉說。
延安市通過自主報名、部門和縣區推薦、審核篩選等流程,從全市“五上”企業、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單位、招商引資企業等單位中,選取了150名政治素養高、社會責任感強、對政策和政府工作有一定了解的群眾擔任營商環境體驗官,進一步拓寬政企溝通渠道,將體驗和監督的觸角延伸到營商環境的“神經末梢”。
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優化營商環境百問百答》,選取2018年以來全國部分城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實踐中的成熟經驗和創新實踐案例,延安市“選聘營商環境體驗官”創新舉措入選了優化營商環境協商共建機制方面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
為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我省各地積極探索,豐富活動形式,吸引群眾參與。寶雞市邀請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代表做客直播節目,從企業角度介紹政府及相關部門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資金補貼、減稅降費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取得的成效;西安市碑林區組織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拍攝系列宣傳片,用監督員的視角對全區營商環境建設成果進行宣傳;安康市通過主題宣講、“請進來”“走出去”等營商環境宣傳活動,邀請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深入企業開展大走訪;商洛市通過上門走訪、發放資料等形式,向企業宣傳相關惠企政策。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統籌協調,充分發揮省、市營商辦的工作積極性,及時總結經驗,研究解決制度運行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健全和完善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制度,進一步調動監督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助力全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省發展改革委營商辦主任王小權說。(記者 徐穎文/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