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每斤能賣到10元、隴薯7號定邊馬鈴薯遠銷迪拜......定邊縣這些農產品之所以價貴、俏銷,與該縣農產品質量嚴格的監管是分不開的。近年來,定邊縣堅持“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護航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源頭嚴防——管住“藥瓶子” 把好安全第一關
近日,在定邊縣白泥井鎮,該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的執法人員對全鎮農資經營戶的合法性、銷售臺賬建立等情況進行了詳細查驗,指導農民根據防治適期用藥,推行統防統治、綠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養殖和高效低毒農獸藥使用等技術。
“接下來我大隊將持續對全縣農資和農機市場進行監督檢查,規范農資農機市場,并加強普法宣傳,提高廣大農民的法律意識,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定邊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人員高靜靜說。
源頭嚴防是保障農產品安全的第一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是“管”出來的,不是“檢”出來的。近年來,定邊縣農業局在全縣積極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嚴格產地環境管理,科學使用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嚴格把控農產品生產加工標準化流程,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農藥化肥減量化示范、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等一系列農業環保措施,保證生產環節農產品質量安全。

過程嚴管—— 一“碼”當先 打好安全保“胃”戰
農產品在種植的源頭得到有效把控,接下來,在整個種植過程直至上市,全流程追溯的管控就尤為重要。在國家農業示范園區沃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講解了園區農產品從育苗、供苗、采收前質量檢測等一整套完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程序。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夠清楚地獲悉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一系列的實際情況,讓每一個環節都能夠透明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消費者拿到蔬菜產品之后,可以掃描上邊的二維碼,查到具體的蔬菜是產自哪個基地,包括它的生產者都有一個全過程的記錄。這樣,就使我們的農產品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讓消費者吃的放心,吃的安心。”定邊縣沃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辦公室助理馬飛飛說。
通過農產品追溯系統,定邊縣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即使坐在辦公室里,也可以對農產品進行全面、實時的監控。同時,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追溯體系,也倒逼生產經營者更加注重安全生產。
“近年來,我縣大力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達標合格證管理,現已納入追溯體系管理的主體有170家,實現了包裝上市農產品生產記錄可查詢、產品流向可追蹤、質量安全有保障,夯實了生產企業主體責任,有效防范了安全風險。”定邊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侯江麗說。

風險嚴控——盯緊“菜籃子”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從“藥瓶子”到“菜籃子”,從田間到餐桌,為打通農產品質量監管“最后一公里”,實現監管進村入戶,落地見效,定邊縣先后在各鄉鎮建立了20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速測室,建立了“縣、鄉、村+X”四級監管體系,常年對轄區內的企業、農戶進行生產指導和服務,并對上市農產品逐批次進行檢測,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監測網絡全覆蓋。在農產品上市后,定邊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接過農產品檢測的“接力棒”,繼續“護航”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全縣35家超市、3家農貿市場已配備食用農產品檢測室。我們也隨時對進入市場的食用農產品進行快檢、抽檢,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定邊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康健在接受采訪時說。(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盧云云 任啟瑞)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