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8日, 陜煤集團工作人員進行設備隱患排查。
“企業要嚴格落實責任、明確任務,杜絕僥幸心理,做到風險隱患早發現、早化解。”近期,榆林市開展煤礦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督導組帶領專家對轄區煤礦企業進行安全生產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隱患,提出限時整改要求。
這是陜西省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縮影。
安全生產是紅線,是底線,是生命線。今年是三年行動鞏固提升年。2020年以來,陜西省各級各有關部門加快建立完善消除事故隱患、解決問題的治本之策,著力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2021年,全省全年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在“十三五”期間連續下降的基礎上,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分別下降25.92%、16.15%。
不留盲區不留死角 掛圖作戰聚力攻堅
“開展三年行動,就是要把地區和行業領域最大風險找出來,把防范控制的底線劃出來,把有力管用的措施拎出來。”6月13日,省應急管理廳安全生產綜合協調處處長惠建和表示。
據了解,2020年陜西省出臺《全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包括國務院安委會明確的1個總方案、2個專題方案、9個專項方案和陜西省自主實施的8個專項方案。
“這也就是說,除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消防、道路運輸、民航鐵路等交通運輸、工業園區、城市建設、危險廢物等9個國務院安委會明確的行業領域外,陜西省增加了旅游、特種設備、校園、油氣長輸管線和電力、商貿和成品油、民爆物品、醫療衛生、農林牧漁等8個領域的專項整治,既突出了陜西省重點,又保證了全省各行業領域同步行動。”惠建和告訴記者。
在整治領域方面,西安市增加了城市管理、城市供水領域;延安市增加了城市運行、地質災害領域;榆林市增加了油氣集輸管線、工礦商貿領域;韓城市增加了城鎮燃氣領域……各地還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調整整治領域,將《實施方案》細化實化。
2020年242項、2021年247項、2022年244項,省安委會逐年梳理出三年行動工作任務臺賬,明確責任部門、完成時限、跟蹤督辦等內容,掛圖作戰夯實各方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為及時掌握三年行動的進展情況和實施效果,陜西省于2021年9月至11月開展中期效果評估,組織專家深入各市(區)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現場核查、抽查暗訪,達到了以評促建、以查促改的目的。
三年行動既遵循既定任務要求,又結合社會形勢豐富內容。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大事要事多。為此,陜西省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防風險、除隱患、保安全、迎盛會”專項整治行動、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建筑領域安全隱患排查等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與三年行動一體推進。
排查整治重點領域 破解安全發展難題
“請靠邊停車接受檢查。”6月10日上午,延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民警在市場溝臨時檢查點發現一輛出租車未懸掛號牌,隨即將其攔下。經查問,該出租車駕駛員為逃避電子監控抓拍,故意將機動車號牌卸下放在后備箱內。了解情況后,民警將駕駛員移交至支隊辦案中心依法進行處罰。
當天,延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針對出租車行業亂象、違法行為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共設立臨時檢查點16處,查處出租車各類違法行為180余起。
奔著問題去,才能探索出事故防范的實招硬招;盯住難題改,才能破解安全發展的堵點難點。三年行動中,各級各有關部門持續開展問題隱患排查整改,截至目前,全省共排查問題隱患629979項,整改591197項。
2021年3月16日,接到群眾舉報后,寶雞市渭濱區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立即趕往寶雞氮肥廠舊址,在一家公司生產車間外,發現地下埋有6個儲存罐。經核查,確定儲存罐內是甲醛,這不符合危險化學品儲存的安全條件。
“廠區周邊有多處居民區,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執法人員現場下發處置決定書,責令該公司立即停止生產、暫停使用違法儲存的甲醛,并要求其限期完成整改。一個多月后,渭濱區應急管理局對此案進行“回頭看”,該公司已將儲存的甲醛全部清理。
同時,渭濱區應急管理局對該公司違法行為依法進行立案查處,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行政處罰。
把嚴格監管執法貫穿三年行動始終,倒逼企業落實問題隱患排查整改主體責任。2021年,省安委辦成立12個執法組,在全省煤礦、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工礦商貿等重點領域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異地交叉執法行動,推動三年行動深入開展。
陜西省是煤礦大省,煤礦領域安全生產是重中之重。以三年行動為契機,全省煤礦智能化建設不斷提檔升級,煤礦本質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
黃陵礦業公司4處礦井6個工作面全部實現智能化采煤,建成應用了60套智能巡檢機器人,實現礦井固定生產場所“無人值守、無人巡視”,累計減少崗位用工500余人。此外,該公司在陜煤集團內部率先完成了安全生產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平臺涵蓋“一通三防”、水文地質等15個子模塊,實現了重大危險源實時監控和預測預警。
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防范事故消除隱患
防范事故、消除隱患的源頭在企業。《實施方案》中,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重點專題之一。
6月17日,記者來到華潤萬家超市西安明光路店,只見人員出入通道兩側墻面上貼著一張張安全風險四色分布圖。店長禹江濤說:“我們用不同顏色反映不同等級的安全風險,將每處風險點展示出來,引起員工注意。”
在西安市,華潤萬家超市在全部門店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對門店作業活動和設備設施的安全風險進行梳理,形成“兩個清單”,并繪制安全風險四色分布圖,對每處風險點制定管控措施,將管控責任落實到人。
西安市將安全生產關口前移,在全市生產經營單位推行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督促企業對風險進行分級管控,對隱患進行排查治理,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構筑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兩重“防火墻”。目前,該項工作覆蓋重點領域企業1500余家。
從2020年起,西安市安委辦連續3年對各區(縣、開發區)、西咸新區、市安委會成員單位和重點企業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培訓,強化各級各有關部門、企業的安全責任意識,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今年以來,漢中市應急管理局在全市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行業領域以及安全評價檢測檢驗機構、安全培訓機構開展集中執法行動,重點查處企業主要負責人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健全、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投入生產等違法違規行為。
為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全省各地采取多種有效舉措,建立健全企業全過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風險管控、隱患治理、培訓教育、安全承諾等工作措施。
(記者 甘甜)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