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林帶效果圖 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管理委員會供圖
備受市民矚目的幸福林帶建設目前進展情況怎么樣?什么時候能對外展示?建成后都會有哪些功能區?4月26日,記者從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管理委員會獲悉,目前林帶工程已全面進入地下空間主體建設階段,林帶擬于2020年底前對外展示和運營。
幸福路地區改造按照先易后難分層級推進
正在實施的幸福路區域規劃范圍:東起酒十路,西至東二環,南起新興南路,北至華清路。規劃面積17.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3萬,大型工業企業8家、規模以上企業75家、城中村15個、軍工福利區24個。現有業態主要以傳統商貿、倉儲物流、教育醫療為主。
幸福路地區改造范圍東鄰灞河新區,西連主城區,南依曲江新區,北接浐灞生態區,是連接各區域板塊的重要樞紐,是中心城區的“東大門”,也是中心城區東部發展的新引擎和增長極。
據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區域位于大西安發展主軸之上,文化底蘊深厚、區位優勢顯著、資源稟賦聚集、發展空間廣闊,是大西安東拓的重要引擎。
區域改造按照先易后難、先核心區后周邊的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分三個層級推進:依次為幸福林帶工程、幸福林帶核心區和周邊區域綜合改造。通過對現有資源的整合利用,促進高端商貿、總部經濟、軍民融合、科技金融等新興產業的集群發展。
建設創新城市服務復合體
打造幸福新城
在城市設計方面,幸福路地區以一條幸福林帶功能鏈、一條幸福岸線生態鏈和三個片區(幸福園、幸福坊、幸福里)共同組成創新城市服務復合體。
幸福林帶即軍民融合創新帶,以林帶為中心,沿林帶兩側規劃為廣場、體育、文娛、商業等用地,同時串聯總部經濟、文化創意、科技創新、商業商務等產業,形成幸福林帶軍民融合創新帶。
幸福岸線即生態文化交流線,保留鐵路專用線,主線建設鐵路公園,兩側串聯公園、綠帶等城市綠地,打造幸福鐵路公園、生態自行車道、步道及各類綠色廣場,同時植入各類創意新型產業,形成幸福岸線生態文化交流線。
幸福園位于核心區南端,咸寧路與新興南路之間,其重要節點有地標性建筑幸福塔、文化創想小鎮及老鋼廠藝術區等。其中幸福塔位于幸福林帶最南端,以369米高度矗立幸福城南端制高點,一覽幸福林帶5.3公里長的綠帶美景。文化創想小鎮,結合東方廠保留建筑區,發展軍事文化、創意文化、文旅文化,建設迷彩森林、IP文化體驗園、藝術創想園和創意設計谷等核心項目,共同激活片區活力。
幸福坊位于長樂路與咸寧路之間,包含幸福廣場、創意研發及藝術展示區、軍工科研總部經濟區等。
幸福林帶核心區將成為
推動區域發展的強大引擎
核心區將以幸福林帶為軸線,規劃范圍東起華山鐵路專用線,西至公園南(北)路沿線,面積約11.23平方公里。聚合一批知名度高、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輻射引領區域轉型升級。通過對城市風貌、建筑形態、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指標進行嚴控,使核心區建筑物布局合理、疏密有度、錯落有致、風格鮮明,具備國際化大都市應有的品質和內涵,最終讓林帶核心區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強大引擎。
核心區打造過程中,將始終堅持以抓項目為切入點,著力引進和建設一批5A級寫字樓,吸引世界500強和國內100強企業總部聚集發展,做大經濟總量。遠洋集團、蘇寧集團、銀泰集團、浙江傳化、海爾集團等知名企業先后到區域考察洽談,部分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幸福林帶全面進入
地下空間主體建設階段
幸福林帶工程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間綜合體、全國最大的城市林帶工程、陜西省重點工程,也是西安市最大的市政工程、生態工程和民生工程,是全市目前投資額最大的PPP項目,總投資約224億元。林帶主體位于幸福路和萬壽路之間,東西寬200米,其中:林帶景觀寬140米,兩側市政道路寬60米。南起新興南路、北至華清路,長5.3公里,占地面積1113畝。
工程包括地上景觀、市政道路、地下空間、綜合管廊和地鐵配套五項內容,其中:地上主要為綠化景觀和休閑廣場,綠化面積70余萬平方米,幸福路和萬壽路共計約12公里市政道路改造。林帶地下空間綜合開發總建筑面積約92萬平方米,地下空間共分3層,負1層商業及公共服務設施32萬平方米,負2層停車位9000余個,綜合管廊12.28公里以及地鐵配套6.1公里。林帶建成后,將成為我市城東最大的綠色生態廊道,極大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通過地下空間有效連通兩側商業開發,進而帶動周邊區域整體發展。
林帶工程現已完成苗木遷移、地質勘探、文物勘探和管線遷改工程,基本完成土方開挖及外運工程,已全面進入地下空間主體建設階段。
截至目前,地下空間主體結構完成約28萬平方米,綜合管廊建設完成近2000米,地鐵站廳建設完成約1萬平方米,地鐵隧道建設完成約1000米。興工路、長樂路及韓森路三個工區的土方已開始回填,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60億元。林帶地下主體結構計劃于2019年底基本完成,林帶擬于2020年底前對外展示和運營。
記者 趙輝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