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安便利店市場活力煥發 未來將增加更多國際朋友

在城市中,便利店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無論在路上、在家里、在公司、在學校,總有一家便利店陪伴著你。便利店,已經是人們日常最需要的商業業態之一。如今的西安,老牌便利店品牌在不斷擴張,新生品牌迅速跑馬圈地,整體便利店數量和品質的提升不斷豐富著老百姓的生活和消費。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西安的便利店增長率達到了25.5%,數量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列36個調查城市中第一位。這個市場已是活力煥發!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和城市吸引力的增強,未來我市還將引進更多海內外品牌,充實西安便利店的“國際朋友圈”。
老牌連鎖多 特色門店不斷涌現
去年年底西安便利店數量達1.88萬家
都說,一座城中的便利店代表著城市氣質,同時也彰顯著城市的服務能力。在西安,這些位置顯眼、商品齊全、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店,為城市中忙碌的人們提供著便捷溫暖的服務。
“以前發了工資,我都要和老伴去大超市采購生活用品;現在家里缺少啥了,不急的話讓孩子從手機上購買,著急用的話,我走出院子就是便利店。”對于74歲的何女士而言,去一趟大型超市不僅路途遙遠,每次采購完如何拎著沉重的物品回家也是不小的難題,而家附近的便利店反而成了她光顧很多的地方。
何女士的家在紫薇永和坊。記者觀察到在紫薇永和坊的西門附近有一家木子便利店,步行不到400米,在雁南五路上又見一家24小時營業的唐久便利店,十分方便。
在曲江文化創意大廈附近,政通大道兩旁聚集著眾多高檔寫字樓。昨日,記者來到這附近,看到曲江首座與曲江泛渼國際大廈樓下均開有連鎖便利店。清晨、正午時分會有許多白領涌入其中購物消費,在曲江商務區從事文案策劃的王女士便是其中一員。“便利店是我應急時的首選,加班可以在這里買到熱乎乎的食物,臨時出差在這里可以買到防曬霜,平時還可以買點零食酸奶。”王女士比較熱衷的便利店里,會提供泡面的熱水、數據線、雜志等更人性化、更貼心的服務,雖然價格會略高于超市或小賣鋪,但這并不影響她在便利店的消費。
隨著社會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除了日常生活采購,城市居民對于商品及服務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西安市便利店數量達1.88萬家,基本形成了以每一天、唐久、愛得寶、松林等大品牌連鎖為主,特色便利店不斷涌現的格局。其中,特色便利店比如以生鮮為切入口的明喆、倍樂客;以B2B供應鏈+終端的蔚然錦和、中煙新商盟等;以創新的“便利店+餐飲”模式的魏家便利;以無人零售為切入口的京東無人超市和繽果盒子;以阿里與京東為主導的天貓小店和京東便利;還有像華潤VnGO、全購便利等眾多品牌,不僅為消費者提供各種商品,也提供著各種即時性服務。
另外,西安市民對于24小時便利店的需求量也在增加。“24小時便利店最適合我這樣的夜貓子。”家住長豐園小區的“90后”丁先生由于從事影院運營方面的工作,凌晨下班是常態,在夜里能買到需要的物品讓他覺得很暖心。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目前24小時營業便利店在西安的數量卻不高, 大概占總數的30%,比較沿海城市還是較低。
“日本的便利店就是‘一條龍’服務,每個便利店基本都配有衛生間,在便利店從基本的買東西到交水電瓦斯費、稅金等等,甚至提供打印復印服務,店員還會充當陪聊,一切你能想到的、很細節的服務都有。”從日本留學回國的惠先生表示,西安的便利店這幾年發展得很快,逐漸出現了熟食簡餐、現磨咖啡、全品類商品、代繳費用等服務,但是這種能提供此類服務的便利店并不多,整體和日本比起來還存在差距,在如何突出“便利”這方面的服務還有待提升。
政策紅利助力便利店發展
企業思考如何滿足消費市場
“每一天”便利店,在西安的街頭巷尾經常能看到。這個西安本土的便利店品牌,已經歷經了8年的發展。“我們生根于西安,從最初一家門店發展至全國5省9市逾1200家門店。每天服務消費者超過350000人次,年銷售額超過12億元。” 西安每一天便利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培彥對于西安如今的市場環境非常看好,也正是因為不斷釋放的政策紅利讓“每一天”便利店的版圖在不斷擴張。
“西安現在的人才引進政策、商業氣氛打造、三大革命等很多作為,都為商貿流通以及西安便利店行業發展帶來最好的機遇。”張培彥說。如今的“每一天”,打造了千家新型便利店,具備成為中國領先零售企業的先決條件,今年三月獲得春曉資本領投的兩億元A輪融資。“從國內外發展經驗來看,便利店將是未來線下零售的重要流量入口,西安獨特的區位優勢、人文環境及商業氛圍優良為企業受資本青睞提供了機遇。”張培彥說,“每一天”計劃在今后三年力爭將門店總數突破3000家。
“便利店在西安的開發空間和發展環境很好。”西安唐久便利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偉也有同樣的感受。李偉表示,西安市民對便利店的接受度不斷增加,但西安便利店的密度還遠遠低于沿海發達地區的水平,但這也正是西安便利店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近兩年西安的發展變化巨大,大量的人才引進落戶、城市越來越時尚、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政府辦事效能逐步提升也為企業發展增添動力。李偉說,今年年底,唐久便利自建的6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物流中心就可以投入使用,屆時唐久便利將集常溫物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和食品加工廠為一體,提供給西安消費者更多、更豐富的產品和服務。
看好市場機遇、也在政策紅利的激發下不斷提升,但面臨消費轉型升級中便利店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購物需求,也成為企業在思考的問題。“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關鍵在于站在顧客的立場,應需而變,抓住對目標客戶群的精準服務。”李偉表示,西安唐久便利就在思考,要加快企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實現跨界融合、不斷提升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及效率,為滿足西安消費者的便捷生活需求,努力提供最優質、最便利的商品和服務。
“‘每一天’作為新零售企業,將不斷挖掘與引導消費者的新需求,并且不斷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同時,也在經營過程中把握好‘質’和‘量’的關系。” 張培彥也在思考如何優化消費者對便利店的服務體驗:“目前,西安每一天便利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已發展擁有包括24小時便利店、CBD鮮食便利店、(社區)生鮮超市、物流公司、每一天到家電商平臺、無人零售、無人貨架等多業態經營的新零售企業。”
今后走出社區150米就能有便利店
不斷擴大西安便利店的“國際朋友圈”
便利店企業所思考的,也是政府職能部門思考的。
隨著西安便利店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市民對便利店的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滿足市民的需求,讓便利店真正“利民便民”非常重要。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商務部門正積極組織連鎖便利店企業深入溝通與調研,幫助企業突破西安現階段在便利店發展方面存在的政策瓶頸,其中就包括著力解決便利店作為民生工程,在物流配套服務、店招形象管理政策、便民服務項目審批(如售賣二類醫療非處方藥、代收代繳等)、城市規劃、公共區域配套等方面的問題。
“西安便利店發展的核心是‘便民利民’,對于西安的便利店發展我們給予充分的鼓勵與幫助。目前,我們也在積極商討、優化獎勵扶持政策,對創業型便利店與新興便利店降低申報專項資金支持的門檻。”市商務局商貿服務業處副處長劉宏濤說,下一步也將盡快優化相關扶持政策,向著“走出社區150米就能有一家便利店”的目標推進。
如今,在多重發展機遇的疊加下,西安的便利店市場的巨大價值正日益顯現。就未來西安便利店的發展方向,劉宏濤也表示,西安的便利店將向著“高密度”、“更便利”、“新形式”、“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下一步,我們將從四方面展開工作,首先提高便利店密度,讓便利店更貼近市民;便利店提供更多增值服務,讓便利店更利民;發展新型連鎖便利店,如無人零售、京東便利等,促使便利店多元化發展;積極引進外資品牌,不斷擴大西安便利店的‘國際朋友圈’。”
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市商務局就已經前往北京,拜訪了柒-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柒-拾壹(成都)有限公司相關領導,不僅表達了西安市委、市政府對柒-拾壹的誠摯邀請,也向企業介紹了如今西安招商引進大企業、大項目情況,分析了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以及西安作為“一帶一路”橋頭堡的區域優勢、經濟優勢、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以及西安商貿行業發展環境、支持政策。相信,未來柒-拾壹落戶西安的腳步已不遠,而西安便利店市場的“國際朋友圈”也一定會越來越廣泛。(首席記者 軒轅楊子 見習記者 郭沛然/文 記者 王旭東/圖)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