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鳳翔縣政協教文衛體與學習文史委員會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圍繞全縣農村改廁工作的現狀召開農村改廁工作協商座談會。會上,委員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集思廣益,建言獻策,圍繞目前全縣農村改廁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就改進農村改廁工作提出提高思想觀念,加強衛生意識,確保補助資金,引入市場機制,建設專業隊伍,協調部門聯動,加大村級管理力度等五條意見和建議。(羅 濤)
農村建設公廁勢在必行
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指標,而廁所衛生舒適是宜居文明的重要方面,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廁所革命”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寶雞市農村實際來看,普遍缺少現代化的公廁。為數不多的現有公廁以傳統的旱廁為主,缺少人員管護,衛生狀況糟糕,不僅影響環境質量,也影響村民生活質量。另外,農村單家獨戶建設水廁造價高,對于只有留守老人的家庭也不夠現實。經走訪調研,廣大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呼吁大建公廁,解決內急。可以說,建設農村公廁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舉措,是極易被忽視的民生細節。對此,委員們建議:
找準位置,合理布局。要找準位置,確定人員活動集中的地方,比如中心廣場、村委會、寺廟門前等處修建。在顯眼位置制作豎立公廁標識,按照服務半徑盡可能照顧居住在村莊的所有村民,同時保證外來人員方便尋找。
因地制宜,環保實用。建議公廁采用三格化糞池式衛生廁所結構簡單,容易施工,糞便收集、無害化處理到位,殺蟲滅菌作用大。糞便在糞池發酵后,可作為有機肥直接施入農田,減少化肥投量,生產綠色食品,且占地不大。
多方協調,加強管護。農村公廁建起來后最大的難題是日常管護,主要問題是缺乏資金,不能保證專門人員24小時管護。建議增加公益性崗位,解決公廁管理人員工資。管理人員也要切實負責,隨時打掃,保證衛生。
示范引路,全面推廣。建議在民俗村、特色小鎮、鎮政府所在村、大村建設示范性公廁,再逐步以鎮為單位在各村全面推廣鋪開。(肖 逸 羅 濤)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