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鄉村治理有關情況。記者獲悉,今年,我省將認定省級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縣(區)16個,總結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經驗,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到2022年前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陜西緊緊圍繞治理有效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緊盯三年為期目標推動農業農村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配合省掃黑辦和公安機關,打掉農村涉黑組織23個、惡勢力團伙183個,農民群眾拍手稱快;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今年以來出動執法人員6.8萬余人次,檢查企業4.6萬余家次,行業秩序有效規范。
面對新冠疫情和春耕備耕嚴峻形勢,我省組織開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夏季百日行動和農藥、“瘦肉精”、生鮮乳等專項整治,出動執法人員61547人次,檢查企業43685家次,查處問題1851起。
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是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去年,我省鳳縣等5縣(區),武功縣武功鎮等3鎮,藍田縣小寨鎮董嶺村等31村,經中央農辦等部門審定,成為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縣(區)和示范鎮村。
今年,我省還將認定省級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縣(區)16個、示范鎮13個、示范村54個。在鄉村治理試點示范創建的過程中,已征集典型案例151個,包括農村基層黨建、村民自治實踐、建設法治鄉村、提升鄉村德治水平和支持多方主體參與鄉村治理等方面。
自治、法治、德治是鄉村治理的不同治理方式,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強保障、德治揚正氣,三者互為一體,有機銜接。近兩年,我省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持續推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常態化長效化。
開展換屆“回頭看”,全省16047個村(社區)實現“一肩挑”,占比達到94.3%,鄉村“兩委”領導力、凝聚力、號召力不斷增強。組織開展村規民約集中清理和修訂工作,符合時代要求、符合群眾意愿、符合法律法規、體現地方特色的村規民約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全省107個縣(區)發揮“愛系列”客戶端、基層農村14400多個大喇叭宣傳宣講作用,組織“文化進萬家”等文藝活動,建設“村史館”“鄉村博物館”等文化陣地,繁榮發展鄉土文化,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目前,全省不斷健全完善鄉村法治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法治文化陣地覆蓋率達到80%以上。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定期舉辦鄉村普法宣傳和鄉村“兩委”干部專題法治教育班,引導農民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今后,我省還將扶持一批省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示范村,總結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經驗,盤活集體資源資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到2022年前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記者 閆珅)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