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2019年11月14日18時10分許,在榆陽區孟家灣鄉郭家灘煤礦專運道路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受傷送往醫院醫治,肇事車輛逃逸,榆林交警三大隊民警經縝密偵查成功偵破這起肇事逃逸案。
線索少——案件陷入僵局
事故發生后,三大隊事故值班民警張超、劉飛、高矗立即趕到現場。經勘查,現場只有一側反光鏡和一些細小的碎片,肇事車輛已逃逸。因現場周圍沒有監控,留給民警有價值的線索少之又少。為盡快弄清事故真相,民警以點帶面從現場調查訪問及肇事周圍的煤礦里尋找目擊證人,未發現其它有價值的線索,案件頓時陷入一片僵局。
細排查——案件一波三折
首先,從一側反光鏡和一些細小碎片著手——這是中隊長張明龍臨時主持召開的“11.14”馬大灘傷人逃逸案案件討論會上,大家相互配合、集思廣益得出的結論。以物找車,民警根據反光鏡上的濰柴二字、字母符號及顏色,初步判定是濰柴系列車型,再到4S店大量走訪比對,終于得出結論肇事車應該為濰柴英致G3車型,且在全市包括縣僅賣100多臺,2015年年底至2016年不賣此車。通過走訪,民警還得知此款類型車沒有在4S店修理過。根據反光鏡上的鐵銹判斷,該車應是一輛舊車。其次,以車找人,根據大隊視頻專網未發現該車,肇事地點是發生在郭家灘煤礦專運道路,民警調取該肇事地點附近路段的337國道、210國道的監控卡口,途徑5時30分到6時10分之間的該車型視頻,發現有600余輛。通過民警一一甄別,確實發現一輛車顏色與之符合,車型相似的車輛,但仔細觀察反復回看發現,6時10分也就是肇事后“符合標準”的那輛車一側反光鏡完好,與之前現場遺留的物證不符。案件一波三折,難道以車找人的思路不正確?
勤走訪——案件得以偵破已是第二天8時
以車找人未果,案件分析會再次召開,大家又理出新思路,從肇事逃逸者的心理角度入手。是外地人慌不擇路?逃跑的可能性不大;還是本地人,天黑沒有監控,又對周圍地理環境比較熟悉,構成了逃跑的因素。民警抖抖精神再次調查走訪肇事附近馬大灘村、大免兔村、小免兔村、馬場灘。來到馬大灘村委會從村**得知,劉某開過一輛與之相似的尼桑小客車。民警來到劉某家發現該車不是肇事車輛,又緊接著尋問劉某你們村還有誰開過類似這樣的車。經群眾指引民警來到劉某提供的曹某家,但門已鎖。隨即尋問門口的中年男子得知,這是曹某的家,他本人是曹某的二叔,曹某去哪里了他也不清楚。民警通過曹某的二叔取得了曹某的聯系方式,打電話確認了他確實有此款類型車,并聲稱不在家。民警從曹某提供的車牌號碼入手,通過指揮室行車軌跡分析,曹某有重大嫌疑。民警隨即做思想工作,并要求中午12點來金雞灘中隊配合工作。得知中午時分曹某和曹某家屬還沒有來到金雞灘中隊后,民警又一次來到曹某家,這時,只見離家門口不遠處有一男子,見到民警撒腿就跑,越墻而走不見蹤影。民警再次通知曹某和其家屬下午5時來三大隊事故中隊配合調查工作。下午5時,曹某“姍姍而至”并承認他所駕駛陜K20**R小型普通客車沿337國道郭家灘煤礦專運道路由南向北行駛時與路中行人碰撞,致受傷、車輛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他駕駛的車輛與肇事現場遺留下的物證吻合,至此“11.14”馬大灘傷人逃逸案成功告破。(白玉鳳)
編輯: 高三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