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銳出戰,千年夢圓
我國消除了絕對貧困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在這沒有硝煙的特殊戰場
子弟兵一直沖鋒在前
為反映人民軍隊參與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
聯合出品專題片
《情懷與擔當——脫貧攻堅子弟兵在行動》
4月26日至29日
CCTV-1綜合頻道20點檔首播
太多溫暖勵志的扶貧故事
感人至深的軍民魚水情
4集專題片
記錄這彪炳史冊的脫貧奇跡
一起感受子弟兵的情懷與擔當
不忘初心 回報老區
第一集 《心系老區》
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中,革命老區占有相當比重,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子弟兵不忘老區恩情,積極幫助老區群眾脫貧奔小康,彰顯了人民軍隊的初心使命。

△ 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扶貧干部在陜西省渭南市柿村與村民一起摘獼猴桃
豐收的紅棗,讓群眾踏上紅火的幸福路
曾經的河北阜平,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落后。如今,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

紅棗豐收的時節,阜平縣店房村村民張貴來不用出村就賺到了一萬多塊錢。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幫助店房村引進紅棗加工廠。皮薄、肉厚、甜度高的阜平大棗,在這里提高了附加值。

以大棗產業為基礎,在部隊幫扶下,店房村陸續建起了養雞場、凈菜加工企業和凈水加工廠,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就業。

不僅如此,一個國防教育主題的體驗式公園在店房村正式建成。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子弟兵為這片紅色的土地注入深情。
心系群眾 真幫實扶
第二集 《精準幫扶》
貫徹精準扶貧方略,子弟兵深入調研,摸清貧困底數、癥結,充分發揮軍隊優勢,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確保扶到根上、幫到點上。

△ 海軍機關為定點幫扶的河北省易縣大蘭村修路架橋
“教育好一個孩子,
可以挖掉一個貧困家庭的‘窮根’”
云南省怒江州色德村,位于碧羅雪山中段。世代居住于此的傈僳人,從小只知美麗的大山,卻不知山外有山。村里很多孩子沒有上學的意識,家長也缺乏讓孩子學習成才的愿望。

2018年,武警上海總隊和云南總隊的幫扶官兵們來到色德村,到各家走訪、調查,敦促所有未上小學的適齡兒童辦理入學手續。

官兵們為村里翻修小學,添置教具,新建學生食堂。每隔一段時間,他們還會為學生們上網課。

如今,問孩子們有什么夢想。他們說:“想當軍人。”“想穿軍裝,很帥氣。”“想去看看外面世界。”

軍民合力 攻堅克難
第三集 《攻堅戰場》
2020年初,全軍還剩20個幫扶村尚未脫貧摘帽,多處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子弟兵以攻城拔寨、啃硬骨頭的作風,在短時間內攻克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 南疆軍區官兵與被幫扶群眾慶祝脫貧后的美好生活
為了鄉親們,再難也要引來“希望之水”
四川涼山州金陽縣巖頭村,地處大涼山腹地。2019年,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與巖頭村直接掛鉤,四川省軍區和涼山軍分區加強力量,浙江省軍區跨區支援,合力攻堅,幫村民擺脫貧困。

當時,村民們每天艱難跋涉來往于峭壁間的一處巖洞,只為獲取生活必需品——水。

涼山軍分區的李軼帶領工作隊進駐巖頭村,為村莊尋找新的水源。
腳下是幾十厘米寬的狹窄山路,身旁是800米深的絕壁幽谷,徘徊了不知多少次,李軼終于在一處崖縫內找到了!新水源的流量可以滿足巖頭村的生活用水,并能支撐將來想要發展的養殖業和種植業。

可是,橫亙在引水管道面前的,是3座海拔2000多米的大山。
軍民合力,迎難而上,展開施工。經過110多天奮戰,長達13.41公里的輸水管線,穿過懸崖峭壁通到了巖頭村。

魚水情深 續寫新篇
第四集 《魚水情深》
人民軍隊參與脫貧攻堅,帶著感情真幫實扶,與群眾一起干,續寫了“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時代新篇。

△ 解放軍第五醫學中心專家朱震宇與團隊為西藏地區包蟲病患者診治
荒灘變成“金沙灘”,曾經的他鄉變故鄉
在寧夏閩寧鎮原隆村,村民魏敬明夫婦一早就忙碌起來,迎接一群特殊的“鄰居”。老魏的子女常年在外打工,無法照顧留守家中的父母。隔壁駐軍某部官兵的出現,給老魏和妻子帶來了很多溫暖。

魏敬明的家鄉是西海固的一個小村落,那里山大溝深、土地貧瘠,辛辛苦苦勞作一年,卻還是鍋里缺糧、缸里缺水、身上沒錢。
轉機出現在1997年的春天,根據黨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部署,福建和寧夏結成了幫扶對子。一批批移民從西海固陸續搬遷到這里,老魏一家也在其中。

遠離故鄉、來到新家,部隊與老鄉們毗鄰而居,對村里實施結對幫扶。子弟兵幫老鄉送醫送藥、捐資助學、平整土地、建起蔬菜大棚。
讓老魏更感溫暖的是,解放軍不僅走進他們的院子,也走進田間地頭,走進荒灘原野,改變著這個村莊的面貌,改變著村民們生活的生態環境。大片的綠洲在戈壁灘上生長起來。

現在的閩寧鎮已經成為一座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備、產業融合發展、百姓生活富裕的特色小鎮。部隊營區也從幾十頂帳篷發展為現代化營區。軍民攜手共建第二故鄉,見證了脫貧攻堅的非凡歷程。

在脫貧攻堅戰中
全軍部隊定點幫扶4100個貧困村
29.3萬貧困戶、92.4萬貧困群眾
截至2020年全部實現脫貧
“我來自于你,你在我心里
披一肩風雨,與你同呼吸”
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不負人民
謹以此片獻給
建功脫貧攻堅戰場的人民子弟兵
致敬每一位減貧路上的奮斗者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