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欣 記者 白瑤
2018年12月省委政協工作會議以來,省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中共陜西省委決策部署,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牢記初心使命,扎實履行職能,推動人民政協工作呈現出新氣象新變化。
堅持不懈凝心鑄魂
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團結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建立“第一議題”制度,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先后三次召開省政協常委會會議安排部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引導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積極投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改進省政協黨組和中心組學習的組織形式,注重結合實際、加強互動交流,不斷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把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政協履職的根本遵循,按照中共陜西省委安排部署,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專門召開常委會會議,邀請省委主要領導同志作專題輔導,作出學習貫徹決定,引導各級政協和廣大委員從政治上看、政治上學、政治上悟,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貢獻智慧和力量。省政協黨組定期重溫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開展研討交流,找準政協工作的發力方向、著力重點,始終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召開省政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大會精神,省委主要領導同志與常委們座談,就學習貫徹落實提出要求。舉辦省政協新任委員培訓班、委員專題培訓班,貫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導委員深刻感悟人民政協的鮮明中國特色和顯著政治優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圍繞中心建言資政
有效服務全省發展大局
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提出的“五個扎實”“五項要求”“四個著力”等重要要求,緊扣全省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中心任務,精準“識譜”、找準“聲部”,圍繞中心奏好“協奏曲”、服務大局唱好“大合唱”。
聚焦中心工作深入調研。堅持不認真調查不發言、不深入研究不協商,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的意見》《視察考察調研組織協調辦法》,以精心調研夯實協商基礎。先后把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走訪調研“五上”企業、“認真總結‘十四五’、科學謀劃‘十五五’”作為開年第一課題,由省政協領導班子成員牽頭開展集中調研,帶動委員和機關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察實情、謀實招。共組織視察考察調研126項276次,形成調研報告173份,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139次。創新建立調研分享會機制,主席會議定期聽取視察考察調研情況,組織調研成果分享會28次、分享成果63項。
聚焦發展重點組織協商。緊扣全省深化“三個年”活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聚力打好“八場硬仗”等重點任務,精心制定和實施年度協商計劃。圍繞“推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突破發展”“科學編制‘十五五’規劃,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等議題,精心召開14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圍繞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議題,積極組織專題協商會和協商座談會。探索專家協商、立法協商、“微協商”等新形式,持續加強協商互動交流,倡導開門見山提問題、直面問題作回應,促進協商議政更加有質有效。
聚焦決策落實開展監督。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民主監督工作規劃》,豐富監督形式,增強監督實效。發揮協商式監督優勢,樹牢“添助力”而不是“挑毛病”的意識,緊盯秦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優化營商環境、加強重點領域安全風險防范等議題,廣泛開展專題民主監督和日常監督,積極幫助省委、省政府解決問題、改進工作。
廣泛深入凝聚共識
有力鞏固團結奮斗局面
堅持把凝聚共識作為更重要的履職成果,充分發揮政協統戰組織功能,緊扣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凝聚人心力量。
宣傳宣講明共識。圍繞黨中央關于全方位擴大內需、發展民營經濟等重大部署和省委政策措施,組織委員開展政策宣傳、解疑釋惑,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引導社會各界把握大勢、堅定信心。圍繞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省政協成立75周年,舉辦履職成就展、書畫攝影展、理論研討會等系列活動。加強全省政協宣傳思想工作,成立委員宣講團,建成高質量數字媒體平臺,“陜西政協”公眾號穩居全國政協“商靚榜”前三名。
聯誼交流聚共識。堅持和完善新型政黨制度,制定《關于支持省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更好發揮作用的意見》,修訂《大會發言工作規則》,優先安排省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聯合開展調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常態化走訪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圍繞“在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等議題開展界別協商,組團赴港澳走訪看望省政協委員,舉辦“澳門青年看祖國”參訪團到省政協交流活動,邀請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列席政協會議、開展調研協商,有效提升共識度、拓展團結面。
拓展渠道促共識。制定省政協文史資料工作五年規劃和《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文史資料工作的意見》,策劃出版《三秦印記》“思源、巨變、突破、鄉土、同心”系列圖書,組織委員積極撰寫“三親”史料,在讀史、寫史中深化感悟、增進認同。建成省政協文史館,展廳面積、展陳規模、館藏實物均位居省級政協文史館前列。面向社會開放以來,共組織集中展覽活動52次,接待服務各界人士640批次、2.5萬余人次,有效發揮了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
服務群眾增共識。加強服務人民機制建設,制定《關于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的意見》《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實施意見》,扎實做好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的工作。主席會議成員帶隊遍訪省政協委員所在“五上”企業,幫助紓困解難,提振發展信心。每年舉辦全省政協“9·21”委員活動日,開展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送醫藥、送教育、送體育等活動,惠及群眾17.6萬余人。
解放思想改革創新
增強專門協商機構效能
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大部署,及時跟進全國政協制度創新步伐,著力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不斷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建立“秦商量”協商議政機制。積極探索“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實踐形式,修訂《協商工作規則》,制定《關于進一步規范協商計劃制定及推進落實的意見》。打造“秦商量”協商議政平臺,引導委員“上線”協商、“進群”議政,使省市縣三級政協各類協商活動更加聚焦、更加有效,推動協商方式全面創新、工作流程深度再造、議政格局全面優化。平臺運行以來,共開展線上協商124次,委員留言2萬余條。
優化提案工作機制。召開省政協提案工作座談會,修訂《提案工作條例》,完善提案“提出、審查、辦理、督辦、評優”五大環節互動機制,建立省級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專門委員會督辦提案機制,推動提案由“辦結”向“辦好”轉變。累計立案提案6241件,遴選重點提案268件,在凝聚各界共識、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完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落實全國政協關于加強信息工作的部署要求,召開全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會議,出臺《加強和改進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實施意見》,修訂信息工作條例,建立信息直報點,充實信息員隊伍,健全選題引導、定向約稿、審核把關、成果轉化等機制。2024年,收集、編報信息數量同比分別增長211%、226.5%,全國政協辦公廳采用數量、省委主要領導同志批示數量同比分別增長273.3%、183.3%。
健全專門委員會工作機制。貫徹落實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工作會議精神,召開省政協專門委員會工作會議,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專門委員會工作的意見》,修訂《專門委員會通則》,促進建言資政、經常性工作、委員服務等重點任務規范化具體化,切實推動專門委員會工作提質增效。
創新委員工作室工作機制。制定《委員工作室分類建設和制度化運行指導意見》,召開經驗交流會,規范完善委員工作室“建、用、管、考”等各項工作制度,著力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委員履職向群眾貼近。全省各級政協累計建成委員工作室1338個。
扎實推進自身建設
全面激發政協履職活力
堅持以黨建強政治、帶隊伍、促履職、增團結,一體強化政協委員主體作用、專門委員會基礎性作用、機關服務保障作用,持續夯實履職基礎、提升履職質效。
全面加強政協黨的建設。牢牢把握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這一根本政治原則,制定《省政協黨組向省委請示報告事項清單》,及時向省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制定省政協黨組《關于加強自身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黨組要在“絕對忠誠、勤學善思、求真務實、改進作風”四個方面做表率,在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等十個方面帶好頭。召開全省政協系統黨建工作座談會,制定《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形成政協黨組抓總、機關黨組和專門委員會分黨組分工落實的工作格局。
有效破解“兩個薄弱”問題。著眼解決市縣政協基礎工作薄弱、人員力量薄弱問題,提請省委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若干措施》,聯合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印發《關于加強市縣政協機構設置和工作力量建設的意見》。堅持“搞活機制比增設機構更重要、激發活力比增加人員更重要”,召開市縣政協工作現場會,著力在提振精神、創新機制、提升素質、改進作風上下功夫,推動市縣政協煥發新活力。省政協以新思路有效破解市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的做法被全國政協辦公廳轉發。
著力抓好委員服務管理。深入落實“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制定省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工作辦法》《委員集中學習培訓規劃》和《培訓工作辦法》,引導委員提高政治能力、練好履職“內功”。落實走訪聯系、談心談話等制度,制定《進一步做好省政協西安市以外委員履職服務工作辦法》,拓展聯系服務渠道。健全委員履職檔案、考核評價等制度,通報表揚優秀委員200多人次。
持續提升作風能力。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講好專題黨課、組織好專題研討,堅決抓實以案促改,不斷錘煉黨性、強化擔當。加強模范機關建設,大興讀書學習、調查研究、求實重效、擔當盡責之風,倡導短、實、新文風會風,完善省政協重大事項、重點任務落實和督促檢查工作機制,提升機關服務保障水平,推動形成干實事、求實效的濃厚氛圍。樹牢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注重在調研協商活動中加強干部實踐鍛煉、崗位歷練,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進行的偉大創造。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陜西實踐中,省政協將在中共陜西省委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和人民政協制度優勢,擔當使命、砥礪奮進,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貢獻。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