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蘇怡
1月20日,省統計局發布2024年陜西經濟運行“成績單”: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538.7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
如何全面看待這份“成績單”?有哪些亮點?記者專訪了陜西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胡清升。
問:2024年,陜西經濟總量突破3.5萬億元。從全年經濟運行情況看,陜西經濟呈現出哪些特點?
胡清升:2024年,陜西經濟發展可謂是難中求成、好于預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總體來看,陜西經濟運行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穩”,宏觀調控穩健有效,經濟大盤穩中加固,經濟發展的支撐性、均衡性更加凸顯;二是“進”,經濟增長步伐加快,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發展的動力更足、后勁更強;三是“好”,民生福祉持續改善,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成效。
問:“穩”“進”“好”的特點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胡清升:“穩”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是經濟大盤穩。繼2021年全省經濟總量邁上3萬億臺階后,2024年首次突破3.5萬億。其次是宏觀調控穩。積極承接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快推進“兩重”“兩新”工作,著力打好政策“組合拳”,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力推動社會信心有效提振,持續激發市場需求。
“進”主要是增長步伐加快。年內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增長加快、好于全國的良好態勢,特別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后,極大提振了信心、激發了活力,四季度全省經濟加快提速,增長步伐加快邁進。產業結構進。陜西聚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好”主要是發展質量好。陜西以深化改革為根本動力,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民生改善好。全省上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落實各項惠民舉措,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增收,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問:2024年,陜西堅持以“鏈長制”為抓手,做強做優重點產業鏈群,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工業發展提質增效。全省工業運行有哪些亮點?
胡清升:2024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有效發揮了工業“壓艙石”作用。
能源工業“基石”牢固,增勢亮眼,同比增長8.0%,年內持續高于規上工業增速,拉動規上工業增長5.2個百分點。非能工業奮力追趕、增勢向好,增加值同比增長7.5%,連續4個月增長加快,行業增長面達80.6%。
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全省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高技術制造業增長5.3%;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不斷提高,代表新質生產力的工業產品產量保持較快增長。
重點產業鏈規模持續壯大,全省34條重點產業鏈產值突破2.2萬億元,其中9條產業鏈產值過千億元,26條產業鏈產值過百億元。工業企業經營向好,營業收入利潤率高于全國5.47個百分點。
問:2024年,陜西搶抓“兩重”“兩新”以及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機遇,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堅持大抓高質量項目不動搖,著力推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具體取得了哪些成效?
胡清升:總的來看,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投資信心持續增強,重點領域增長加快,投資結構持續優化。
工業投資帶動有力。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4.5%,連續10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高于全國2.4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4.4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持續向好。中央、我省出臺一系列促進投資的政策措施,有效激發了社會投資活力,全省民間投資年內增速持續高于全部投資,全年增長6.9%,高于全國7個百分點。
“兩重”“兩新”政策發力顯效,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6%,扭轉了年初下降的趨勢;全省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延續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0.9%,高于全部投資增速5.7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2個百分點。
問:去年,《陜西省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家電家居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落地,優惠力度不斷加大,消費熱度持續提升。消費市場呈現哪些新變化?
胡清升:2024年,全省促消費政策拉動效果持續顯現,消費市場總體回升向好。
消費市場規模繼續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73.98億元,同比增長4.8%,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九位。
以舊換新帶動作用明顯。汽車、家電、家裝領域銷售明顯向好,新能源汽車實現36.9%的高速增長,1級2級能效家電、智能手機等商品零售增速均超30%。在多輪發放消費券的刺激作用下,線上消費增勢良好,增速快于商品零售。
城鄉消費市場穩步增長。在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縣域經濟穩定發展等有利因素下,全省城鄉消費增速均高于全國。特別是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全年增長7.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