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記者 唐冰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堅持黨的領導是政協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各級政協組織必須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則。
5月24日,全省政協系統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在西安召開。會議對加強全省各級政協組織黨建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發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推進政協黨的各項建設、推動全省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
強基固本賦能鑄魂
“欲事立,須是心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黨建篇”,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是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根本遵循。
省十三屆政協以來,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扎實開展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聚力強基固本,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西安市政協黨組修訂《黨組工作規則》《專門委員會分黨組工作規則》等制度,并將2024年確定為“制度執行年”,把234名黨員委員編入29個臨時黨支部,在政協重要活動中設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同時,健全完善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為引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為重點、政協大講堂為補充、委員讀書為常態的學習體系,舉辦12場委員報告會、6期文化大講堂,筑牢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錨定思想理論武裝目標,省政協機關黨組把建設學習型機關作為提升黨建工作質量的有力抓手,建立機關黨組帶頭學、分黨組同步學、機關黨委統籌學、黨支部推進學、青年學習小組主動學、黨員干部自主學的“六學聯動”機制,推動理論學習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創新建立機關處室黨支部“周周論學”機制,設置“每周集中學習日”,組織黨員干部輪流講、相互學。
立足人民政協職能定位,延安市政協機關黨組強化“四個責任”,用足用好延安紅色資源優勢,定期組織機關干部走進革命舊址、學習書院、梁家河等地開展現場教學和讀書分享。堅持把服務保障政協履職作為重要責任,對政協年度工作要點的每項任務明確到部門、具體到崗位、落實到個人,及時有效貫徹落實政協黨組會議、主席會議部署安排,切實強化履職能力。
黨建履職相融互促
如何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到政協履職全過程,推動黨建與履職相融互促?全省各級政協組織把“國之大者”“省之要事”和“市之重點”貫通起來,找準履行職能的方向、主題、角度、落點,把講政治的要求貫穿政協工作全過程。
港澳政協委員是港澳地區愛國人士的杰出代表,充分發揮其“雙重積極作用”,有利于廣開言路、廣開才路,充分調動各方智慧和力量,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
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分黨組注重把黨對人民政協和港澳工作的要求與委員思想認識相結合,組織委員“鍵對鍵”進行互動交流,潛移默化中把“總書記的思想”變為“生動道理”,不斷增強服務港澳工作大局的堅定性和原則性。探索“黨員委員+港澳委員”結對履職機制,通過黨員委員“領”和“帶”,有效增強了港澳委員助力陜西發展的責任擔當。
“不學習不調研、不視察、不協商!”渭南市政協黨組把“第一議題”制度與履職工作相融合,建立協商議政前置學習制度,明確習近平總書記怎么講、省委怎么部署、市委怎么要求。2023年,市政協12篇調研協商報告得到市委書記等領導批示和部門答復,4篇調研報告榮獲全省政協系統、全市黨政領導干部優秀調研成果獎,45篇社情民意信息得到省市領導批示和部門辦理答復。
依托政協黨組、常委會、專委會、委員工作室,神木市政協黨組將不同界別、不同行業的黨員委員有效“鏈接”起來,建立履職功能型黨支部,構建起“政協黨組、機關黨組、機關黨支部、基層政協組織履職功能型黨支部或臨時黨支部”的組織架構。2023年,市政協組織開展各類視察調研和走訪慰問活動50余場次,黨組織活力得到充分體現。
走深走實群眾路線
政協委員來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省各級政協委員始終堅持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積極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緊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議政建言,紓民困、解民憂、惠民生。
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分黨組堅持把履職“服務為民”作為工作重點,組織經濟界委員參加佛坪縣重點產業鏈招商推介會,助力鄉村振興。扎實開展“雙走進”活動,指導西咸新區委員工作室圍繞民營企業反映的營商環境問題開展“微協商”,深入陜鼓集團、陜西交控集團等企業園區傾聽意愿訴求,協商解決問題。
楊陵區政協黨組搭建黨建服務、志愿活動和凝聚合力三個平臺,讓黨員委員先鋒作用“強起來”;堅持黨建賦能履職為民,20余名黨員委員與4個包抓村黨支部、7個企業委員黨支部、5個鎮(街道)委員工作室互聯互助,積極反映群眾呼聲、回應群眾訴求,幫助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根深則葉茂,本固則枝榮。全省廣大政協委員跟隨信仰燈塔,踐行初心使命。
漢中市漢臺區政協黨組建立“雙聯系”機制,黨組成員聯系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通過早餐會議、上門走訪等形式交流思想、凝聚共識、助力發展。今年以來,幫助解決委員及所在企業困難訴求11件,征集上報委員建議28條,早餐會議模式在全區推廣學習。在基層社區、聯絡處創新建立黨員先鋒崗、示范崗、責任區,一年來,依托基層陣地接待群眾500多人次,化解反映問題70余個,收集社情民意70多條。
在一線協商中凝聚共識力量,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增進民生福祉,全省各級政協在黨旗引領下,把服務為民的委員作業寫在三秦大地上。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