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閆智
近日,在省政協十三屆十九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協陜西省委員會關于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的意見》中提出,委員每月開展1次聯系界別群眾活動,力爭全年聯系不少于60人次,著力提升委員在界別群眾中的影響力。
12月20日下午,一場“特殊”的匯報會在西安市閻良區關山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召開,30名界別群眾代表走進委員工作室,聽取工作室2023年工作匯報和委員們一年來的履職情況,與委員面對面交流,并對委員工作室和委員履職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
“‘雙報告’‘雙聯系’具體是什么意思?”有界別群眾問道。
“顧名思義,‘雙報告’是指委員工作室和委員個人分別向轄區界別群眾匯報年度工作情況和履職情況,并征求相關意見建議;‘雙聯系’是指政協委員要真切聯系界別群眾、界別群眾要密切聯系政協委員,注重的是雙向互動溝通交流。”閻良區政協副主席王增利說,“雙報告”“雙聯系”制度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的具體探索,期望通過有益的實踐,進一步強化委員界別意識,拓展界別群眾協商參與面,不斷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制度機制。
委員工作室是政協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關山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如何筑起委員與界別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一年來,工作室創新機制、整合資源,在文體中心傾力打造了‘政協慧·協商服務中心’,創新‘多商量’會客廳、‘書香政協·作家書吧’、社會治理瞭望哨和社情民意體驗點等載體,順利承辦全市政協工作現場會,吸引鄠邑區政協等單位代表前來交流。在今年2月,獲評‘全區優秀委員工作室’稱號。”關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協工作聯絡組組長林寧向界別群眾介紹了工作室工作開展情況。
關山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于去年8月掛牌成立,并受區政協委托,代管區文化藝術界和農業界別委員工作室,共有駐室委員近30名,涵蓋了農業、文化藝術、科學教育等多個界別。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中亞峰會期間,關山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通過廣泛密切聯系群眾,收集到1例因婚姻糾紛可能發生的極端事件。
“為化解極端事件的發生,我們運用街道‘N1N1’治理模式,聯系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和平安辦深入村組上門調解,安撫當事人,引導其理性表達訴求。”林寧說,今年以來,委員工作室依托“多商量”平臺收集社情民意信息,邀請職能部門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先后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件。
“一年來,我參加政協組織的活動12次,利用本職工作優勢,為群眾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在今后工作中,將進一步密切聯系界別群眾,及時收集民意心聲。”閻良區政協常委、區作家協會主席冉學東說。
“自履職以來,我通過工作室‘多商量’平臺,快速推動校園周邊破損道路及時完成提升改造,保障了周邊學生出行安全。我將進一步加強關于政協理論的學習,經常性、定期性走訪界別群眾,汲取政治營養,搜集社情民意,聚集發展動能。”區政協委員、閻良區關山中學副校長王海霞說。
……
會上,5名駐室委員分別向界別群眾匯報了一年來的履職情況,與所在界別群眾代表進行“雙聯系”結對子簽約,形成了1名委員固定聯系5名界別群眾,每名界別群眾再帶動10名同業群眾的“1加5加10”的工作機制。
“結對子簽約后,委員每季度要固定聯系界別群眾,界別群眾有問題也要隨時聯系委員,通過雙向密切接觸、互動交流,聽真言、察實情、匯民心,把政協協商平臺真正搭建到群眾家門口,切實為助力鄉村振興凝聚起強大合力。”關山街道黨工委書記禚昭啟說。
“下一步,閻良區政協將用好‘雙報告’‘雙聯系’制度,推動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架起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連心橋’,組織動員全體駐室委員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和世界一流航空新城建設貢獻新的更大力量。”王增利說。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