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四五”末
● 人本化服務、系統化思維、數字化利用、融合化發展、國際化視野的博物館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 主題鮮明、主體多元、類型豐富的省、市、縣、鄉村(社區)四級博物館體系更加成熟
日前,省文物局公布《陜西省“十四五”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兑巹潯访鞔_,到“十四五”末,人本化服務、系統化思維、數字化利用、融合化發展、國際化視野的博物館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全省主題鮮明、主體多元、類型豐富的省、市、縣、鄉村(社區)四級博物館體系更加成熟。
《規劃》指出,到“十四五”末,人均擁有率達到11萬人擁有1座博物館,重點支持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為代表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引領行業發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館;支持重要省、市級博物館融入卓越博物館發展計劃,因地制宜特色化發展;有效盤活基層博物館資源,全面加入中小博物館提升計劃。全省博物館總數達360座,實施館藏文物保護修復和預防性保護項目50項。年均舉辦線下線上陳列展覽超800個、年接待觀眾突破5600萬人次,年均舉辦線上線下各類社會教育活動上萬場次。
《規劃》確定的主要任務是合理均衡布局,優化博物館發展體系;科學規范管理,提升博物館現代化治理水平;深化學術研究,策劃系列原創精品陳列展覽;傳承弘揚優秀文化,構建全民教育體系;強化科技支撐,推進智慧博物館建設;加強交流互鑒,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提升服務效能,促進社會文物市場健康發展;發揮資源優勢,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新培養模式,健全文博人才隊伍建設體系。各級人民政府在博物館事業發展中明確責任、權利和義務,切實把博物館事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和納入城鄉建設規劃、財政預算、體制改革、各級領導責任制,把工作重點有意識地向基層博物館傾斜,積極提供組織、經費、人才和宣傳保障,努力營造全省各地共同促進博物館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