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6月24日消息(見習記者王祎萍)6月23日,陜西省西咸新區企業智引科技召開2022數字經濟成果發布會,集中展示企業在傳統工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研究成果與亮點,旨在進一步推動5G網絡、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AR/VR等技術與能源、建材、化工、鋼鐵、物流等多行業及領域的深度融合。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陜西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新波指出,在“十四五”規劃引領下,陜西迎來了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期,科技創新施工圖效果初顯。在市場化經濟發展的道路上,必須在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穩步推進創新平臺建設。要組建好省級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中心、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強化重點產業鏈布局,同時發揮區域產業鏈協同優勢,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大循環。
西咸新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柳政表示,在推進秦創原總窗口建設過程中,將秉持“西部最優”標準,一如既往地圍繞企業需求,持續為包括陜煤集團在內的各類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的發展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良的環境,助力企業在新區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陜煤集團黨委委員、陜西煤業公司總經理王世斌指出,智引科技是陜煤集團科技創新型企業,希望企業緊抓機遇,充分利用秦創原匯聚的有利條件,進一步加強科研攻關,創新發展模式,加大產、學、研、用力度,積極構建具有陜煤特色的4G、5G產業智能化工業體系,努力為集團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為秦創原打造國家級科技創新示范平臺、推動我國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作出新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徐宗本院士通過視頻的方式,從工礦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構成方法和步驟等方面作了詳細的講解,為該公司下一步工作指出明確的方向。
會議現場發布了六大場景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案例——礦用4/5G融合專網通信系統,通過“一卡、一號、一網、一站、一柜”的云網一體化架構為智慧礦山構建數字底座,推動生產模式“智能化、實時化、少人化、無人化”深刻變革,為煤礦企業的降本增效、安全生產提供不斷持續創新的網絡驅動力;2.1GHZ本安型5G基站暨綜采工作面5G無線局域網方案,為新一代5G通信技術樹立煤礦應用典范;安全生產標準化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煤礦安全檢查無紙化,業務線上化,管理系統化的安全動態管理新模式;智慧工廠建設成果,更是實現了能源以及大多數制造型企業,生產數字化、網絡化、綠色化與智能化,為國家碳中和戰略作出了重要貢獻;特種機器人生產線的建成將實現“機械減人、智能化換人”的美好愿景;工業固廢資源管控交易平臺,通過切實有效的智能化監管手段,規范了固廢全產業鏈企業經營模式,實現固廢資源的循環利用。
活動中,各產品負責人從產品的市場需求、開發迭代及使用效果作了詳細介紹,并現場連線黃陵礦業一號煤礦、彬長礦業孟村礦、富平生態水泥公司及曹家灘煤礦,對新產品實際應用進行演示。此外,與會人員在活動展區對智引科技自主研發的5G消防偵查滅火機器人、偵查無人機、5G礦用無線通訊系統、礦用智能穿戴系統等多個軟硬件產品進行參觀。
近年來,智引科技圍繞智能制造行業及市場需求,依托陜煤集團平臺,深化產學研用合作,積極探索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大視頻等技術與煤炭、化工、建材、物流等多行業及領域的深度融合,加大5G新應用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全力打造5G行業應用示范標桿。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