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泥井鎮南場子村蘿卜豐收 葉子攝

定邊縣白泥井鎮沃野農業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拼苗工作 葉子 攝

土豆豐收 鐘子俊 攝

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的現代噴灌設備 鐘子俊 攝

中墾乳業6萬頭奶牛智慧牧場項目 高柯 攝
□ 杜倩
“入選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示范園創建名單;定邊馬鈴薯入選國家級特色
農產品優勢區;1.6萬噸馬鈴薯全粉和4個3萬噸淀
粉項目建成投產;6萬頭奶牛、20萬只湖羊等一批重點
項目落地,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定邊經驗”成為全省示范;白泥井鎮評為全國農業強鎮;定邊乳業獲評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這是剛剛結束的定邊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一段對定邊農業過去五年發展成果的描述。
三月的定邊,春光正好,農人又開始了新一季的忙碌,廣袤的田野孕育著新的豐收希望。
定邊縣位于榆林市最西端,地域遼闊、土層深厚、光照充足,是農業發展大縣,全縣按自然生態可劃分為兩大農業區:南部黃土丘陵溝壑旱作農業區,盛產馬鈴薯、蕎麥等作物,是全省重要名優小雜糧和優質薯產區之一;北部風沙灘井灌農業區,盛產玉米、特色蔬菜、西甜瓜等作物,是該縣高效農業優勢生產區。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長期穩定在310萬畝左右,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70萬畝左右,糧食總產量達55萬噸左右。
近年來,定邊縣緊扣農業大縣實際,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建設西部旱區生態農業示范區為目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攬,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凝神聚力務實創新,上下聯動發力,傾力打造7個十億級產業(即馬鈴薯、蔬菜、羊子、奶(肉)牛、優質牧草、小雜糧、玉米)和億級中草藥產業,努力開創定邊農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培育產業“有力”農業發展更進一步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近年來,定邊縣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穩糧油、優菜薯、興種業”和“立支柱、創品牌、興產業”的發展思路,立足資源優勢,扎實穩步推進農業產業化開發,著力培育特色品牌,使全縣農業特色產業呈現出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勢頭,農業生產能力逐步增強,現代農業發展體系逐步建立。
主導產業穩步提升。以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為己任,以保住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為目標,定邊縣著力加強耕地保護,同時通過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模式,逐步擴大畜禽飼養規模。目前全縣羊子飼養量突破185萬只,生豬飼養量突破29萬頭,家禽飼養量突破159萬羽,牛飼養量突破3萬頭。“十三五”末,定邊縣農業總產值突破60億元。
產業發展迅速崛起。全縣建成現代農業園區44家,總面積達到47.4萬畝,其中省級園區8家,市級園區10家,縣級園區26家,成為全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縣區;注冊登記合作社1527家,認定家庭農場2432家,培育重點龍頭企業27家;擁有各類農業機械近7萬臺(套),農機總動力達到66萬千瓦;建成年加工3萬噸速凍蔬菜生產線一條、各類馬鈴薯鮮薯貯藏庫30萬噸,果蔬預冷庫10萬噸,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已突破20%,農業生產與二三產業逐步融合,農田水利、農業機械及農業產業化水平大幅提升。
品牌建設初成體系。通過“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發展理念,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農藥化肥減量化示范、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殘膜回收綜合利用推廣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以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實施“兩品一標”和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全縣農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達98%。形成了“定邊馬鈴薯”“定邊蕎麥”“定邊羊肉”“定邊黑豬”“定邊乳品”等一批知名品牌。截至目前,定邊縣已被確定為“全國現代農業發展百強縣”“全國馬鈴薯生產大縣”和“世界紅花蕎麥原產地”。同時,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國家馬鈴薯主糧化生產加工示范縣和白絨山羊優勢產區,被省政府確定為現代農業示范縣和白絨山羊、肉羊養殖基地。“定邊羊肉”“定邊蕎麥”“定邊馬鈴薯”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精準招商“助力”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定邊縣是農業大縣,但不是農業強縣,究其原因,與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有著必然聯系。為有效扭轉這一不利局面,定邊縣開展了有方向、有目的、有選擇的精準招商,大力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全面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先后引進中墾乳業6萬頭奶牛智慧牧場項目、八福公司湖羊種羊繁育場項目和屠宰加工項目、華潤肉牛養殖項目、金中昌信馬鈴薯主食化二期項目、北大荒馬鈴薯主糧化項目、陜西糧農定邊肉牛養殖基地等一批優質項目。其中,中墾乳業6萬頭奶牛智慧牧場項目,總投資22億元,計劃建設奶牛養殖場4個。目前建成一期1.5萬頭奶牛養殖場,可實現年產鮮乳8.6萬噸,年產值3.5億元。該項目當年招商、當年立項、當年建成運營,彰顯“定邊速度”。
這些項目的引入,進一步優化了定邊縣畜牧產業結構,有力推動定邊農業轉型升級。
打造亮點“給力”工作成效更加顯著
——定邊馬鈴薯入選第四批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定邊農業自然資源豐富,南北生態分區明顯,光照充足、空氣清潔、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適宜馬鈴薯生長。全縣馬鈴薯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100萬畝,平均年產量達130萬噸以上。目前,全縣馬鈴薯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產業鏈體系發展趨于完善,經農業農村部認定成為第四批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全省現代畜牧業現場觀摩推進會在定邊成功舉辦
定邊縣飼草資源豐富,養殖歷史悠久,畜禽品種獨特多樣,發展畜牧業條件優越。2021年5月16日,全省現代畜牧業現場觀摩推進會在定邊成功舉辦。會上,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孫礦玲對定邊縣畜牧業發展給予高度肯定,大力宣傳了可學可鑒的“定邊經驗”,在參會企業、單位中引起強烈反響。
——大漠蔬菜供港基地開啟“定菜入港”新征程
該基地作為定邊縣重點招商項目,由定邊縣沃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王紀通港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合作建設。該項目每年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蔬菜3000噸以上,預計年產值超1200萬元。
——本地優質作物育種開始邁入“太空時代”
種子問題事關國家糧食安全,是國計民生的重要保障。定邊縣與陜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投資200萬元,應用先進的航天科技,搭載定邊蕎麥、甘草、糜子、苦豆子、苦蕎等本地優質品種進行航天育種,助力全縣種業發展取得革命性突破。目前蕎麥和甘草種子已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并在軌駐留3個月后隨返回艙返回,之后糜子、苦豆子、苦蕎種子也將按照既定航天計劃進入太空,待種子全部搭載返地后統一開展品種選育試驗。
——推廣軟體窖解決農業生產關鍵環節缺水問題
農業是受自然和市場風險雙向制約的弱質產業,2021年夏季,定邊縣遭遇了嚴重的伏旱天氣,為積極應對旱情,有效解決種植關鍵環節、養殖關鍵部位用水短缺等問題,定邊縣大力推廣實施戶用軟體集雨窖項目。按照“政府參與、村組主導、農戶自愿”的原則,新建30m3軟體集雨窖3322座,總投資3587.76萬元,其中財政補貼資金2923.36萬元,群眾自籌664.4萬元,努力打破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
——建立“農業生產服務菜單”服務農戶新模式
為有效實現農業節本增產增效,增強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定邊縣研究制定“農業生產服務菜單”項目清單11條,內容涵蓋農業領域咨詢、推廣、應用等方面,力求全方位服務普通農戶、新型經營主體、涉農企業等,助推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深化之年,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之年。下一步,定邊縣將繼續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進一步改善基礎、優化布局、調整結構、深化改革,穩定糧食生產,推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探索發展特色產業,力爭將定邊打造為西北一流全國知名的現代農業發展強縣。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