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冬季抓防火、夏季秋季抓防汛、一年四季抓安全生產、分秒必爭抓防災減災救災……這是陜西應急人的工作常態,也是竭力服務陜西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安全保障。
2021年,陜西省應急管理廳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5.92%、16.15%,36個月未發生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2022年2月10日,新華網從陜西省應急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全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防汛搶險經受嚴峻考驗,森林草原防滅火取得歷史最好成績,應急處置及時高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打贏安全防范“保衛戰”
2021年9月27日晚,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在西安奧體中心閉幕。第十四屆全運會是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舉辦的首個國內重大綜合性體育賽事,也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前我國舉辦的規格和水平最高的綜合性體育賽事。
緊盯賽事場所,對比賽場館、場館周邊及慶典活動等重點部位、重要環節、關鍵設施安全措施開展常態化檢查;加強全運村等運動員生活區安全風險排查;以場館周邊地區為重點,深入排查消防、危化品等重點安全風險隱患,重點部位現場堅守,科學配置安保及應急力量……作為“十四運會”組委會成員單位,陜西省應急管理廳認真落實應急管理部門職責任務,全力抓好安全風險防范重點工作,保障“十四運會”安全、成功、圓滿舉辦。
2021年,陜西省扎實開展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深入推進“防風險、保安全、迎盛會、慶華誕”整治行動,確保了建黨100周年、“十四運會”、殘特奧會重大活動期間安全穩定,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保持36個月無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基本盤。
指揮救援能力穩步提升 應急救援守住安全防線
2021年,陜西省應急管理廳強化會商研判,及時預警處置,探索建立“人盯人防搶撤”工作機制,轉移數百萬群眾緊急避險,實現了有大汛無大災;全面開展災害普查、災情核查,及時下撥救災資金,發放救災物資,確保災區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加強源頭管控,注重防早打小,全省森林草原火災實現零傷亡,自然災害應對更加有力有效。
應急救援是保證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日前,應急管理部公布了2021年全國應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陜西寶雞市鳳縣316國道酒奠梁隧道‘8·30’坍塌涉險事故救援”、“陜西渭南市大荔縣朝邑鎮紫陽村、趙渡鎮樂合村漫堤決口險情處置”兩個案例入選。
2021年10月7日至10月9日,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朝邑鎮紫陽村、趙渡鎮樂合村先后發生生產圍堤漫堤決口,洪水漫至趙渡鎮10個行政村,造成17.5萬畝農田被淹,直接經濟損失約5億元。

險情發生后,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立即作出部署。陜西省應急管理廳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協調指導搶險救援工作。當地組織應急、消防、水利和防汛搶險隊伍1.1萬人次、運輸設備76輛次、機械設備152臺(套)等,全力開展封堵決口、轉移安置危險區群眾、巡查堤防等搶險救援工作。經全力搶修封堵,生產圍堤紫陽段和趙渡鎮樂合段決口分別于10月12日17時36分和10月13日16時35分成功完成合攏,轉移安置25126名群眾。
持續推進法治建設 支撐保障作用全面加強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宣傳是先導。2021年陜西省應急管理廳深入宣傳貫徹新安全生產法,出臺行刑銜接實施辦法,“小切口”立法《陜西省防災避險人員安全轉移規定》,筑牢防災避險法治基礎,將“十四五”應急管理事業發展規劃納入省級重點專項規劃,確定22項主要指標和24項重點工程。

2021年5月舉辦的陜西省2021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設置宣傳展板、開展互動體驗活動等形式,向群眾廣泛宣傳防災減災知識,充分利用應急宣傳平臺,精準發布預警預報信息、應急決策部署,切實做到主動、及時、權威發聲,提升公眾了解災害、識別災害能力,增強防災減災意識,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2021年,陜西省應急管理廳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對市級黨委政府進行安全生產和消防巡查考核,率先在全國出臺市縣兩級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意見,全面規劃陜西省“十四五”應急管理事業發展藍圖。
2022年是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一年。陜西省應急管理廳將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疫情防控和應急管理工作大局,堅持“兩個至上”目標導向、“兩個根本”問題導向、“兩件大事”結果導向,努力實現“兩防范、四下降”,推進安全生產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全面提升應急管理水平,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維護全省安全形勢穩定,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史夢 汪艷)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