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以來,我省突出人才和機制“兩個關鍵”,通過設立秦創原高層次人才引用專項資金、推動產才融合發展、完善科技人才評價方式等措施“筑巢引鳳”,打造人才新高地,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專項資金引才聚才。今年起,我省將連續三年設立秦創原高層次人才引用專項資金,加強和支持創新創業人才引用工作,初步確定資金規模為1億元。專項資金將重點支持高端科技人才攻克我省企業急需的關鍵核心技術,支持科技經紀人解決我省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問題,支持創新創業人才在秦創原總窗口創辦企業,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與此同時,省科技廳不斷完善秦創原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機制、條件和程序,對高層次人才引用快速立項。截至目前,省科技廳立項秦創原引用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項目16項,支持陜汽控股集團、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唐晶量子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引進裝備制造、光子通信、集成電路和生物科技等領域15位高層次科技人才、1位自主創新創業人才。
推動產才融合發展。在今年3月30日召開的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大會上,我省啟動了先進稀有金屬材料、光子產業、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檔數控機床首批4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的建設。經過半年多的發展,四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在引進高端人才、推動產才融合發展上取得一定成效。在激光雷達相關產品領域,陜西追光光子產業先導創新中心從行業國際頂尖公司引入新加坡籍專家卞海蛟博士;在半導體加工設備領域,依托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引進周凱博士;在光子材料領域,依托飛秒光電(西安)有限公司引進房艷博士,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光電子產業“高精尖缺”人才的聚集效應。西安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依托博士后創新基地、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引才引智平臺,引進行業高水平雙聘專家6人(其中院士1人),引進培養博士20余人。為解決半導體領域人才緊缺問題,陜西半導體先導技術中心發起“樹芯計劃”,開設面向企業應用實際的相關課程,培訓上千名芯片工程設計師。
與此同時,以西部科技創新港為突破口,我省不斷完善科技人才評價方式,試行科研項目“揭榜掛帥” “賽馬制”“領銜專家制”,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針對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建立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讓科研人員從各種束縛中解放出來,不斷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