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9日,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全省100%的學校出臺了作業管理辦法,99.88%的學校建立了校內作業公示制度。這為我省‘雙減’工作開了個好頭。”11月5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趙昶葆介紹我省“雙減”工作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趙昶葆表示,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因此讓學生在校園內要實現減負和提質雙達標。“一方面要減少作業數量,分類明確作業總量,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趙昶葆說。
“另一方面要提高作業質量,完善作業管理辦法,開展作業設計研究,合理調控作業結構,鼓勵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自主編制作業,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趙昶葆表示,學校要定期開展作業管理和設計優秀案例展評活動,發揮優秀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
義務教育學校按照“一校一案”,制訂完善課后服務具體實施方案,實現校校開展全覆蓋。“在時間上做到‘5+2’,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下班時間。”趙昶葆說。
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方面,趙昶葆表示,要嚴格執行均衡編班的法律規定,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切實做到均衡配置師資。嚴格執行教學計劃,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新課。嚴格執行作業管理規定,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嚴格執行考試管理規定,不得違規組織考試,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簽”。(記者 蘭遜鴿 )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