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第28屆楊凌農高會上,由陜西省林業局精心策劃組織的陜西林業發展成就展吸睛無數,展廳內的“秦嶺四寶”和多種多樣的林業產品吸引了參觀者駐足。
走進陜西林業展廳,仿佛走進了生機盎然的大秦嶺,滿目碧綠蒼翠。為展現多年來陜西林業在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的建設成就,今年農高會,省林業局展館以“秘境陜西·祖脈秦嶺”為主題,主要展現陜西林業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陜西、構建美麗家園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重點展示秦嶺國家公園發展與建設成果,進一步宣傳秦嶺,聚焦創新驅動和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我省生態空間高質量發展。
在第一板塊,清晰展現了陜西沙化土地治理成效顯著。省林業局展區講解員師蕊介紹說,陜西處于黃河中游,地理位置重要,生態功能突出。在黃河生態環境保護上,陜西一直走在前列。全省860萬畝流動沙地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成為全國第一個完全“拴牢”流動沙地的省份。
目前,黃土高原腹芯地帶自然保護地群基本形成,森林覆蓋率達到36.8%,年均入黃泥沙量由8.3億噸減少到2.68億噸。以陜北為核心的黃土高原成為全國連片增綠幅度最大的地區,補齊了全省綠色版圖,向世界呈現出“陜西綠”。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工程在陜西由“黃”變“綠”的進程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展區展板上,兩張陜西植被覆蓋衛星對比圖格外醒目,通過對比發現,陜西植被覆蓋逐步增加,綠色版圖明顯擴大,總體正在由淺綠向深綠轉變。
“快看,這有朱鹮,還有大熊貓!”……在珍稀動物標本展示區,參觀人員紛紛停下腳步,近距離觀看,合影留念。
秦嶺是我國野生大熊貓的重要分布區。師蕊介紹說,秦嶺四寶科學公園是全國唯一的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擁有全球較大的朱鹮人工繁育種群、羚牛人工種群和秦嶺金絲猴人工圈養核心種群,全球唯一的一只圈養棕色大熊貓就生活在這里,是展示陜西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的窗口和大熊貓文化交流的平臺。
在林業產品展示區,油用牡丹及元寶楓特色產品、紅豆杉系列產品及麝藥產品、食用菌等特色產品吸引了大批群眾。
近年來,省林業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理念,推進“淺綠色”向“深綠色”邁進,全面推行林長制,科學布局林地、草地、濕地、荒地沙地、自然景觀“五大陣地”,統籌推進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重建、生態服務、生態富民、生態安全六條戰線,不斷夯實智能、人文、資金、法治、組織五項保障,加快生態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生態空間治理新篇章。
記者 李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