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張涵博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這條發源于巴顏喀拉山北麓的涓涓細流,從青藏高原一路奔騰而下,呈“幾”字形蜿蜒流轉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九省(區),以奔騰咆哮之勢匯入渤海。她是波瀾壯闊的地理之河,所孕育的黃河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10月14日,沿黃九省(區)政協黃河書畫高峰論壇在陜西省美術館舉行。來自沿黃九省(區)的100多位嘉賓相約古城西安,以“發揮政協優勢,講述黃河故事,弘揚中華文化”為主題,共敘文化創作經驗、共話攜手發展友誼、共謀協作延承之策。
本次書畫高峰論壇由沿黃九省(區)政協聯合舉辦,陜西省政協主辦。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高山表示,黃河流域是中華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重要承載區,省政協舉辦黃河書畫高峰論壇,是貫徹落實沿黃九省(區)政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研討第四次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
“九省(區)政協聯合舉辦這樣的活動,獨具匠心。體現了人民政協在黃河文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中央宣傳部原秘書長官景輝在主旨發言中表示,本次論壇是陜西省政協創新方式方法,講好黃河故事,發出政協“好聲音”的一次有益探索,讓我們于翰墨丹青間體會黃河流域文化的獨特韻味,于交流感悟中增進了解、加深合作。
瞭望黃河、書畫黃河、歌頌黃河……黃河有無盡的故事與傳說,蘊含了豐富的時代價值。沿黃九省(區)的藝術家們用每一次落筆、每一處勾勒,講述著黃河故事、弘揚著黃河文化。
寧夏自治區書畫院院長、寧夏美術館館長周一新介紹,寧夏書畫院組織創作員圍繞寧夏境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經濟發展,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治理取得的重大成就等主題進行采風寫生,以全新的藝術視角書寫新時代。同時,還在中衛北長灘建立了“寧夏書畫院(寧夏美術館)寫生基地”,引導和鼓勵創作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濃墨重彩書寫黃河新時代發展畫卷。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甘肅省的藝術家們將新的藝術語匯與時代精神結合。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李維君說,2019年11月以來,蘭州先后舉辦了“黃河之濱也很美——全國書法美術攝影視頻及文學作品大賽”“黃河之濱也很美——百名畫家畫蘭州美術作品展”等一系列文藝活動,讓黃河文化在新時代煥發蓬勃生機。
“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東,黃河和泰山交相輝映,一陰一陽、一山一河,構成了崇高、巍峨、博大、雄渾的壯美基調,體現在畫作中,呈現出獨特的齊魯畫風。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張望說,山東畫家們以當代視角和思維,對黃河文化進行了新的藝術呈現。如孔維克先生的《治黃名人孔祥榕》、康莊先生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張寶珠先生的《黃河兩岸笑春風》、李學明先生的《大河向東流》等作品,無一不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時代烙印。
大河滔滔。黃河像一條紐帶,將沿黃九省(區)緊緊聯結。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一條大河將我們聚在一起,這條大河的文化把我們聚在一起。這次舉辦沿黃九省(區)政協書畫精品展暨黃河書畫高峰論壇,意義非同凡響。”河南省美術家協會顧問封曙光有感而發。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如何在傳承黃河文化中凝聚精神力量?山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熊晉建議,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內涵、把握黃河文化的精神高度、延續黃河文化的藝術特質,突出黃河流域各地的特色,緊扣新時代的主題價值,進而打造一批具有鮮明黃河文化特質、富有新時代特征的優秀作品。
“我們一直呼喚民族氣派,呼喚時代力作,呼喚精神性和正能量。很高興在這次活動中,大家動情講述黃河故事,積極弘揚黃河文化,收獲了很多令人感動的作品。”陜西省文聯副主席王西京說,這些作品中所呈現的奔騰氣勢,是時代精神,更是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
熱情洋溢的演講贏得臺下陣陣掌聲。來自沿黃九省(區)的嘉賓們表示,要以本次展覽為契機,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勠力同心、同向同行,攜手繪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畫卷。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