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寶勤
近年來,我省特色小鎮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從關中到陜南、陜北,各地正全力以赴打造經得起實踐和時間檢驗的特色小鎮精品,呈現出一批旅游新亮點。
然而,由于調研不夠廣泛、布局不夠精心,特色小鎮建設泛濫的現象有所抬頭,亟待加強防范。
現狀:力爭打造一批特色小鎮精品
去年,經省政府同意,省發展改革委制定印發《關于促進全省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實施方案》,從準確把握內涵要義、培育發展主導產業、推進多元功能疊加、強化底線約束等10個方面進行安排部署,力爭通過3年左右為文化大省陜西打造一批特色小鎮精品。
我省建設特色小鎮旨在“立足發展實際,遵循客觀規律,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重點發展7大類特色小鎮,包括先進制造類、科技創新類、創意設計類、商貿流通類、文化旅游類、體育運動類和三產融合類。加快推進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省文旅廳制定了“因地制宜、產業支撐、企業主體、政府引導”的原則,把特色小鎮建設作為全省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鼓勵并指導各地積極開展文旅類特色小鎮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了解,通過建設改造,一批特色小鎮已然崛起,出現了一些宜業宜居宜游的成功樣板,如大唐西市絲綢之路文旅小鎮、周至水街生態旅游小鎮、石泉中壩作坊非遺小鎮等。這些特色小鎮將文化旅游定位為主導產業,發展特色建筑、特色文創產品、特色文化演藝和特色餐飲等,每年旅游收入達十多億元。2020年7月,大唐西市特色小鎮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入“第二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成為聚力發展主導產業的典型案例。
問題:存在同質化重復建設現象
“特色小鎮具有細分高端的鮮明產業特色、產城人文融合的多元功能特征、集約高效的空間利用特點。”省發展改革委認為,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路徑,培育建設了一批特色小鎮,但也存在部分特色小鎮主導產業不明確、生產生活生態不融合、運營管理體制不科學等現實問題。同時,省文旅廳也認為,應該看到,一些地區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概念不清、盲目發展及房地產化苗頭傾向。
在年初召開的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省九三學社在提交的《關于提升我省特色小鎮文創品質的建議》的提案中認為,我省特色小鎮建設主要存在3個問題:一是同質化重復建設現象,重數量、輕質量,缺乏鮮明特色。二是發展定位不準,市場化不足。部分地區對特色小鎮概念不清,將特色小鎮混同于小城鎮建設、旅游景區、餐飲街區開發。三是地產化傾向嚴重,文化元素少。一些地區名為建設特色小鎮,實為變相搞房地產開發,以發展產業之名圈地,背離特色小鎮建設初衷。
省商務廳國際經濟合作處四級調研員、省九三學社參政議政研究中心智庫專家王昱認為,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個別特色小鎮在落成初期,節假日里尚有一些周邊游客前往觀光和消費,但由于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元素,這些經由“復制+粘貼”而彼此雷同的發展模式必然會成為發展瓶頸,撐不了多久就會成為荒置的“空鎮”。
建議:應重視“文化+”的輻射效應
如何解決特色小鎮建設中的“復制+粘貼”問題,從而使其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省九三學社建議,要切實結合省情實際,減少盲目建設數量,增強特色小鎮建設中的品質意識和文創理念,將特色小鎮建設與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緊密結合起來。從空間環境、民俗風韻、經營模式,乃至觀光者的實地體驗方式等方面,突出“地方性”特點。尊重民居建筑的歷史沿革,在仿古建筑修建中應重視傳統文化街區的文物保護問題。
“特色小鎮,文創先行。應充分發揮當地非遺文化的重要傳承功能,在文創開發中重視‘文化+’所帶來的產業輻射效應,切實凸顯‘特色化’,使其體現在傳統特色挖掘、文化元素匯集、非遺文化展演等內在層面。”王昱說,特色鮮明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成功經驗,而千篇一律則是發展大忌。縱觀一些在特色小鎮建設中較為成功的地區,無不是集成了諸多地域特質,在確立小鎮的整體主題概念后,也在許多細節上精心打造,并將文創理念和表現方式融入到整個特色小鎮建設中。
回應:將出臺特色小鎮培育創建方案
省發展改革委規劃處副處長白昕在接受采訪時說,特色小鎮建設關注度高,省發展改革委一邊抓緊《關于促進全省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實施方案》的落地落實工作,一邊采納省九三學社提案建議,研究制定關于全省特色小鎮培育創建的方案,就怎么創建、怎么認定、怎么入庫管理等作出具體明晰的規定。
白昕表示,省發展改革委將充分吸納好的意見建議,認真組織開展全省特色小鎮培育創建工作,按照產業社區文化旅游“四位一體”總體要求,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和產業衍生文化,賦予小鎮獨特的文化內核和文化印記。做到嚴控數量、提高建設質量,尊重歷史、突出特色風貌,嚴格約束、強化底線思維,真正將符合條件的命名為特色小鎮,避免全面開花影響質量,集中資源配置打造精品。同時,省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對此前已命名的特色小鎮進行全面審核,不符合建設要求的要抓緊進行規范糾偏。
據省文旅廳資源開發處一級主任科員楊洋介紹,省文旅廳將制定特色小鎮建設規劃,指導文化旅游資源基礎較好的小鎮編制專項規劃,引導小鎮在特色定位上更好汲取周秦漢唐文化元素,更自然地融入陜人氣韻、陜地風俗。按照A級景區標準不斷提升“吃、住、行、游、購、娛”及“商、養、學、閑、情、奇”等旅游要素產品品質,打造一批集文化體驗、非遺展演、觀光購物、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特色小鎮。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