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網上“全國政協書院”陜西省政協讀書群上線以來,500余名省政協委員與全國政協委員齊聚“云端”,聚焦“延安精神悟初心”,交流思想、暢談心得。
陜西政協公眾號、各界導報·各界新聞網陸續摘登讀書群委員心得,旨在倡導發揚人民政協重視學習的優良傳統,把“書香政協”建設進一步推向深入。
省政協委員郭線廬:
近期仔細品讀了《延安精神教育讀本》,我再次從延安精神的寶貴精神財富中汲取了信心和動力,再次被蘊含在延安精神中的經典史實所感染和震撼。在書中,我再次回到了熱血澎湃的浴血戰場,再次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帶領中國人民頑強奮爭、砥礪奮進的光輝歲月。
延安精神不僅屬于過去、現在和未來,更將深刻融入每名中國共產黨人干事創業、做人做事的點滴之中。延安精神不但賦予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社會乃至中華民族以偉大的時代價值,更是在新時期、新階段,在黨的建設、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軍隊和國防建設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精神激勵作用,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無比強大的精神動力。
省政協委員梁剛:
延安精神的現實價值:一是應正確理解延安精神這個概念;二是應正確理解延安精神與其他“精神”之間的關系;三是延安精神對每個人的人生之路具有指導意義;四是延安精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省政協委員張陽秋:
延安精神,就是艱苦奮斗的精神。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這是一條極其寶貴的經驗。
省政協委員陳盼盼:
通過學習延安精神,我對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有了新的認識。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發展壯大的,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也是在不斷地艱苦奮斗中發展壯大的。回顧黨的歷史,我們的每一個成就、每一個勝利都離不開艱苦奮斗。
省政協委員羅杰信:
透過學習、研究、宣傳延安精神,促進文化交流和發展,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充分發揮澳門交流平臺作用,豐富澳門文化的多元化以及鞏固愛國愛澳的核心價值。
省政協委員何存貴:
在邁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當下,我們需要進一步挖掘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偉大事業中繼續傳承弘揚和不斷發展延安精神,從而牢固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
省政協委員胡江鋒:
我們一定要大力發揚延安精神,當前尤其要大力發揚延安時期的學風和學習黨史的精神,進一步掀起學習黨史的高潮,以學習黨史煥發出的力量和干勁,積極為國履職、為民盡責,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省政協委員李瑛:
延安精神永遠具有時代光芒,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成為堅強領導核心的重要精神力量。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再次深切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和深刻內涵。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自覺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輝煌。
省政協委員吳志毅:
習近平總書記在來陜考察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這一重要論述是對延安精神時代價值又一次與時俱進的認識創新,為我們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延安精神的學習和堅守永無止境,作為一名革命圣地的黨員領導干部,更應該終生奮斗踐行、模范弘揚繼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堅持從延安精神中汲取養分、增添力量,把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不斷推向前進。
省政協委員張永樂:
要從延安精神中汲取探索創新的力量,以更大的勇氣開拓進取,創新工作;要汲取犧牲奉獻的力量,勇于擔當,艱苦奮斗,甘于奉獻。
(各界導報實習記者 張涵博 白瑤/整理)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