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陜西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緊盯鞏固脫貧成果建機制,下足“繡花”功夫防返貧,層層壓實責任,持續傳導壓力,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重大勝利。
貧困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升
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種茶歷史悠久,近年來,茶旅融合的發展思路給村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依托特色茶園不少村民們通過辦起農家樂脫了貧,致了富。
安康市平利縣蔣家坪村村民寇玉蘭:“沒想到第一個月掙了七八千,忙了挺高興的,一忙就有錢用了,幾個孩子,還有三個女兒上學,我就不愁了,越做越高興,日子越過越好。”
在脫貧攻堅政策的精準支持下,蔣家坪村實現了人均兩畝茶園,戶均增收1萬元的目標,2020年整村順利甩掉了窮帽子。脫貧攻堅以來,我省有465萬貧困人口徹底擺脫絕對貧困,645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全省5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
“兩不愁三保障”是脫貧攻堅的底線性任務,同時也是一塊“試金石”,檢驗著脫貧的質量和成色。在群山環繞的安康寧陜縣城關鎮,三星移民安置小區里的現代化樓房很是醒目,喬春翠和工友們正在社區工廠忙碌地縫制著衣服。
寧陜縣城關鎮三星移民安置小區脫貧戶喬春翠:“現在也有穩定地工作,也有這么大漂亮的房子,心里踏實多了,也開心。”
近幾年,我省將易地搬遷后扶工作作為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系統解決“搬遷后怎么辦”的問題,通過建社區工廠、學校、醫院,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實施脫貧攻堅以來,我省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4.69萬戶,24.93萬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全部入住。精準資助建檔立卡學生336.13萬人次,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實現全覆蓋,建成飲水安全工程2.06萬處,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貧困地區發展活力顯著增強
“兩不愁三保障”是生存之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近年來,我省圍繞優勢產業,強力推進以蘋果、奶山羊、設施農業三個千億級產業扶貧工程,和茶葉、食用菌、中藥材等30多種區域特色產業,制定了56個貧困縣優勢特色產業項目菜單。
在革命老區延安吳起縣長官廟鎮李溝村,脫貧攻堅以來,當地扶貧干部、幫扶單位和群眾們一道謀產業、建設施,如今,2280畝的山地蘋果產業,讓這個小山村脫了貧。
延安市吳起縣長官廟鎮李溝村脫貧戶李志俊:“2020年這個蘋果摘了大概是16000多斤,我賣錢賣了32000來塊錢,這就是一年比一年強,一年比一年好了。”
目前,我省貧困縣(區)蘋果面積達到531萬畝,奶山羊存欄147萬只,設施蔬菜達到83萬畝,分別較2015年增長12.7%、41.9%、15%。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副校(院)長宦潔 :“脫貧不是為了一時摘帽,陜西要以脫貧攻堅成果為基礎,繼續推進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建設,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人民向往的美麗家園。” (李陽 況元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