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杜靜波 攝
1月25日上午,在陜西大會堂一樓北大廳,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開啟。
政協委員、省中小企業協會名譽會長袁學武接受了媒體采訪。他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企業復工復產、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成為重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袁學武建議,陜西企業應多措并舉提升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能力。
袁學武認為,我省應持續強化產業鏈要素保障,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支持大企業主導構建產業創新體系,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型合作配套體系。同時圍繞主導產業,選擇在國內國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作為牽頭單位,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建立本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推動核心企業和中小企業上平臺進鏈、補鏈、強鏈,暢通企業的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建立核心企業、金融機構和鏈屬中小企業良好的產業生態,提高我省企業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能力。
對市場化程度高、競爭激烈、產業集中度較低的行業,例如食品飲料、醫藥等,袁學武建議,由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建立行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以大企業為核心推動更多民營中小企業進入產業鏈,通過進鏈來提高中小企業服務配套能力,來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提高我省企業產業鏈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記者 唐冰 實習記者 馬少培)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