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起,我省人大預算審查監督方面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陜西省預算審查監督條例》將正式施行。
如何從制度層面規范我省各級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工作,增強預算審查監督實效?這部法規又有哪些“陜西特色”?12月24日,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喬軍對此作出了回答。
“隨著預算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公共財政體制的逐步建立,根據預算法,結合我省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工作實際,制定一部兼具指導性與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規對預算法的原則性規定進行細化,對預算法中未作規定的一系列新舉措、新方法通過立法程序予以補充十分必要。”喬軍說,《條例》的實施,更好貫徹落實了黨中央關于新時期人大預算審查監督拓展改革要求,將有利于進一步強化我省各級人大預算審查監督職能,加強對政府預算的全口徑審查和全過程監督,促進政府強化預算管理和審計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提高我省各級人大依法履職、政府依法理財的水平,推動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對進一步完善預算審查監督體系,推動我省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工作深入有效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條例》對上位法已有的規定不再重復設置條款,注重實際需要和可操作性,不搞大而全。注重解決制約我省預算審查監督工作的突出問題。將近年來各地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工作的創新做法通過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使其法治化、規范化。《條例》的制定充分體現了時代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陜西特色。
據了解,《條例》共9章62條,明確了人大預算審查監督機構的職權職責及預算審查監督目的、基本原則和范圍,對預算審查批準、預算執行監督、預算調整審查批準、決算審查批準、預算績效管理和審計工作監督、預算備案和公開等方面作了比較具體規定,對相關法律責任也作了原則性規定。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