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正在地里采摘花椒。 記者 段承甫攝
10月13日,扶風縣陰雨綿綿。
上午,陳書勤喂完豬坐在椅子上剝起了玉米,看見駐村工作隊隊長何剛走進院門,她趕忙起身熱情地迎接。
“真得好好感謝何隊長的幫忙,今年地里的花椒賣了好價錢,比往年的客商收購價高出不少。”陳書勤笑著說,“幫扶干部們給我們操了不少心,每年不僅免費送來花椒苗,還送化肥、請專家教技術,眼下的日子越過越踏實!”
陳書勤是扶風縣天度鎮韓家窯村的村民,也是村里有名的勤快人。2008年丈夫去世時,陳書勤的小兒子只有6歲,家庭的重擔落到了她一人肩上。種玉米、種蘋果、種桃、養豬……只要能掙到錢,她都愿意下苦去干。
2013年,華能西安熱工院加入駐村聯戶扶貧工作,成為韓家窯村的定點幫扶單位。幫扶干部了解到陳書勤家的情況后,多次上門詢問她面臨的難題。針對她的具體情況,幫扶干部和村干部聯系信用社給她提供了小額貸款擴大養豬規模,并邀請專家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陳書勤的養豬規模在最大時存欄量達到40頭,2017年成功脫貧。
陳書勤所在的韓家窯村位于喬山南麓,地勢較高,氣候干旱,農作物生長嚴重缺水。長久以來,村民們都是靠天吃飯。韓家窯村雖然有種植蘋果的傳統,但由于缺水,蘋果的質量提不上去,價格也比較低。要想讓韓家窯村實現長期穩定脫貧,必須要找到一項長效的主導產業。
“經過多方調研,我們發現花椒耐旱、喜陽,正適合在韓家窯村這種地域條件下種植,而且花椒屬于高附加值農產品,3年掛果,見效比較快。”何剛介紹說,“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的商議下,我們決定因地制宜發展耐旱且經濟效益良好的花椒產業,把花椒種植作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抓手,幫助韓家窯村實現產業轉型。”
2017年,在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下,華能西安熱工院捐贈資金引進了韓城大紅袍花椒樹苗,免費發放給村民,引導大家發展花椒種植。陳書勤領到花椒樹苗后,在自己地里種上了3.2畝花椒,并于2019年初次掛果,掛果2年來,每年都為她增收幾千元。
經過華能西安熱工院駐村工作隊幾年來的不懈努力,目前,韓家窯村的花椒產業種植規模已擴大到520畝,并且還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初步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花椒已經成為群眾的致富產業,帶動了全村85戶貧困戶增收脫貧。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合作社的花椒銷售遇到了難題。多虧了熱工院的干部職工,及時幫我們聯系銷路,通過消費扶貧,在熱工院工會的發動下,熱工院1100余名職工每人購買了1斤花椒,所有熱工院職工都為我們韓家窯村的扶貧事業出了一份力,再加上熱工院職工餐廳購買的部分,一共幫助銷售了1500斤花椒,給合作社帶來5萬元收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軍蒼說。
“今年我們開始培養合作社和村民的品牌意識,引導合作社注冊了‘喬山椒’品牌,并購買了花椒烘干篩選設備,為村上建起了花椒烘干房。”何剛介紹,“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引導村民加強對花椒質量、品質的把控,幫助韓家窯村擴大花椒產業規模,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市場化、產業化,在發展花椒深加工上下功夫,將‘喬山椒’品牌打出去!”(記者 段承甫 通訊員 賀釗)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