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發展成就鼓舞人心,新的征程催人奮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充分肯定“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學擘畫中國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在省政協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
“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委員們注意到,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省政協委員劉科偉
“小康社會是保障人民溫飽基本水平的發展階段,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邁向了更高發展水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一個巨大的標志性的勝利。”省政協委員、西北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劉科偉說。
“無論處于哪個發展階段,生產力始終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培養科技創新人才,謀求高質量發展。”劉科偉說,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需要大力保護好生態環境,為此要呼吁全社會樹立“底線思維”,資源消耗要有所節制,持續倡導綠色生產與消費方式,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省政協委員劉吉發
“新時代新階段,新目標新方位。”省政協委員、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吉發說,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這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我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的客觀現實,作出的新的戰略布局。
劉吉發說,“四個全面”是動力與目標的有機統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動力。我們要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奪取脫貧攻堅戰的最終勝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寫下新的歷史篇章。
省政協委員李元彬
脫貧攻堅戰打響后,省政協委員、新山海源人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元彬發揮自身優勢,帶領企業員工、發動身邊朋友積極參與,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捐款捐物以及開展各類培訓方面齊頭并進。他說,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我國即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要帶著“十三五”留下的“財富”,發動社會各方力量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開好局、起好步。
省政協委員王越群
“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于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抓住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省政協委員、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區域發展研究院院長王越群說,黨中央對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謀劃未來的遠見卓識和繼往開來的歷史擔當。我們一定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勇于擔當,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各界導報實習記者 張涵博 孫高菊 劉凡銆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