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榮)8月19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為筑牢汛期環境安全防線,省生態環境廳以“汛”為令,聞“汛”而動,通過專題部署、嚴密排查、督導幫扶等舉措,落細落實汛期各項環境安全工作。入汛以來,指導地方妥善應對,有效處置突發環境安全事件5起,均為一般突發環境安全事件。截至目前,全省未發生特別重大、重大以及較大突發環境安全事件。
近期,我省多地連續降雨,生態環境安全形勢嚴峻,省生態環境廳加強對全省汛期環境風險排查和應急處置工作,開展陜北地區油氣管道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暨汛期應急準備督查工作,對做好汛期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與應急準備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夯實部門責任,強化對全省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的環境安全隱患排查。7月下旬至8月中旬,省生態環境廳成立3個督導組,深入全省13個市(區)46個縣(區),對57家企業的汛期生態環境安全工作情況進行摸排督導,分別對尾礦庫、輸油管道、公路運輸危化品、水源地保護區等實施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指導當地政府開展汛期生態環境風險防范工作,對受汛情影響的重點區域、部位和企業開展環境安全督導,共發現環境安全隱患5大類83個具體問題,現場指導相關部門和企業對36個問題立行立改,完善防范措施32個。對所有問題分級分類,建立問題清單臺賬,下發各地逐一認真對照整改。
結合督導情況,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全省環境安全專題會議,對汛期環境安全工作進行再部署、再落實。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智華指導地方政府及時做好尾礦庫環境風險防范、危險廢物和危險化學品轉移、輸油管道檢修等工作,要求各地對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重點企業加強調度和監管,確保汛期生態環境安全萬無一失。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