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屬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

七月三日,技術工人在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機加一分公司加工零部件。本報記者 袁景智攝
6月22日,在今年陜投集團投資最大的新疆準東五彩灣北三電廠2臺機組項目建設工地上,3000余名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各司其職,80多輛運輸車出入繁忙。
“我們采取多上人、多開工作面以及多投入大型機械等措施,全力挽回疫情帶來的損失。”該工程建設單位秦龍電力吉木薩爾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興濤說。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省國資委抓省企、挺央企、帶民企,從擴大投資上項目、深化改革增動力、創新驅動激活力、強化內控防風險等方面綜合施策、持續發力,對沖疫情影響,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增長。
二季度,省屬企業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成為做好“六穩”、落實“六保”的主力軍。
1 穩投資:“大塊頭”帶動上下游轉起來
3月23日,在接到當地復工復產通知后,秦龍電力吉木薩爾發電有限公司用7天時間從全國各地組織進場3286人,15天時間各作業面全部開工,70天時間成功搶回因疫情延誤的工期。
陜投集團戰略規劃部主管陳振華說:“為挽回疫情帶來的損失,陜投集團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促增長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省國資委2020年各項生產經營目標任務不變的要求,加強生產經營過程管控,狠抓月度計劃完成率。截至5月底,陜投集團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2億元。全年6大投資項目都在穩步推進。”
為全力保障集團下屬煤炭、電力、化工等基礎行業企業的持續運營資金需求,陜投集團開展直接和間接融資,截至5月底,集團總部共到位各類融資資金90億元,落實國開行抗疫情專項貸款4億元;開展資本運作,西部證券自營投資業務實現良好收益,1月至5月,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66億元,利潤4.9億元,成功發行兩單IPO項目,為企業股權融資超過16億元。
延長石油1月至5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28億元。為保障投資收益,今年延長石油將資金重點投向油氣、煤電、化工、新能源以及前瞻性科技項目,暫緩不影響生產、不緊急的生產配套,未實質性開工及辦公購置等投資;重點加快天然氣增產、巴拉素煤礦、榆能化填平補齊、富縣電廠等重點項目建設。
陜煤集團2020年共安排投資項目69個,截至5月底,完成投資59.81億元,其中主營業務的煤礦、化工、電力、鐵路、鋼鐵完成投資53.58億元。二季度,陜煤集團按下了項目建設“快進鍵”;抓項目協調、抓資金保障、抓重大節點進度。目前,榆北煤業小保當一號煤礦已完成所有單項驗收,小保當二號煤礦132201智慧綜采工作面設備地面聯合試運轉成功;渭化公司乙二醇項目設備安裝已完成,黃陵礦業店頭電廠2×660MW工程項目獲得批復核準,已進入全面開工建設階段。
2 保能源安全:穩定增長有底氣
6月9日,在陜煤集團黃陵礦業機電公司機電總廠綜合車間,技術人員對剛剛安裝完成的托輥生產線進行投運前的調試,這是陜煤集團第一條全自動化托輥生產線,年生產托輥12萬件,足以滿足四對生產礦井的托輥需求。
“整條生產線投運后,只需兩人做好現場巡視及物料補償,與第一條半自動化托輥生產線相比,人員減少60%。”機電公司經理徐建軍介紹,該條自動化托輥生產線全國不到10條,屬于國內領先水平。
如今,自動化已經滲透到陜煤集團生產的各個環節。先進的裝備技術,既能把礦工從艱苦危險的環境和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同時也為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
1月至5月,陜煤集團煤炭、化工、粗鋼產量分別為7376萬噸、728萬噸、51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1%、2%、3%,有力保障了能源供應。針對疫情和宏觀經濟帶來的困難,陜煤集團樹立“過緊日子”思想,立足企業實際,制定了疫情防控和穩增長工作50條措施及降成本40億元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務,落實到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和責任單位,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兩手抓、兩手硬”。
3 保產業鏈:為經濟注入新動能
6月24日,法士特殼三車間主任郭天恩說:“我們S系列變速器,扭矩大、聲音小,而且適用于各種路況,非常受市場歡迎。”
法士特采購總部部長衛鵬飛說:“在中重卡產業鏈上,法士特如果不能及時供貨,眾多中重卡和客車將無法下線。復工后,首先組織生產商用車變速器、液力緩速器等市場急需產品以拉動下游產業。1月至5月,我們累計生產變速器超過44萬臺,銷售變速器超過49萬臺,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
衛鵬飛告訴記者:“從上游供應端來說,目前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國外疫情還在蔓延,國外部分供應商存在交付風險。為此,法士特及時開發了兩家國內軸承供應商。”
二季度以來,法士特戰略產品S變速器、AMT、輕卡變速器等強勢發力,穩定供應下游。疫情期間,法士特接到沙特超過1500臺變速器訂單,客車變速器出口馬來西亞、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自動變速器和液力緩速器出口非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F6A75自動變速器試裝俄羅斯客戶。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