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時代青春力量,當好秦嶺生態衛士”。7月3日至4日,由共青團陜西省委、省發改委(省秦嶺辦)、省林業局共同主辦的陜西省第二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青年論壇”暨2020年秦嶺環保志愿行動示范活動在陜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活動發布了《陜西省青年秦嶺生態保護行動規劃(2020-2023)》(以下簡稱規劃),將通過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拓寬活動載體,著力打造一批“青”字號生態環保品牌項目,凝聚各類青年社會組織和高校環保社團,推動《規劃》全面落地落實。
活動中,團省委書記段小龍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國偉頒發了《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青年學者專家委員會“名譽顧問”》聘書;主辦方領導嘉賓為“陜西青少年教育基地”授牌;團省委副書記魯鎮發布了《陜西省青年秦嶺生態保護行動規劃(2020—2023 年)》;與會領導共同為2020年陜西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暨秦嶺生態科學考察隊授旗;各界青年代表莊嚴宣誓,表達了“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的決心。
“陜西共青團高度重視發揮青少年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先后組織開展了系列秦嶺環保志愿活動,組建成立了三支專業化青年環保隊伍,全方位組織、引領全省青少年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和秦嶺生態保護。”段小龍說,全省青少年當好秦嶺生態衛士,要提高政治站位,激發思想自覺;要豐富實踐內涵,播撒青少年“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的綠色種子;要凝聚青春力量,營造青少年“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的良好氛圍。
省發改委主任張曉光在講話中指出,保護好秦嶺,就是保護好中華民族的祖脈,就是保護好中華文明的源頭。“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就要堅決當好秦嶺生態環境安全的守衛者、《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執行者、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者,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盡一份力。”
據了解,活動期間,分別召開了主題論壇和主旨論壇。青少年環保志愿者還深入牛背梁自然保護區進行秦嶺生態體驗及科學考察。50多個環保家庭的小朋友們,在牛背梁北溝森林體驗基地參加秦嶺自然課堂示范課,對自然生態和環境保護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與會領導共同為2020年陜西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暨秦嶺生態科學考察隊授旗。
來自商洛市柞水縣城區第一小學的學生陳梓萌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認為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少用一次性制品,多參加植樹活動,為生態環境保護做出自己的貢獻。”
“這次活動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態環境保護不能停留于表面,一定要付諸于實踐。”青年環保志愿者、西安外國語大學學生林思琪認為,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環境,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類,低碳出行,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據了解,近年來,共青團陜西省委以“關愛大秦嶺 保護母親河”活動為抓手參與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各級共青團先后組織、帶動160多萬名青少年參與系列秦嶺環保志愿行動。組建成立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青年學者”專家庫、“全省高校生態環保社團聯盟”“陜西省青年志愿者協會生態環保專委會”等青年環保隊伍,構建起“團組織+青年學者+環保社團”的工作體系,有效地發揮了在秦嶺生態保護、推動陜西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中的生力軍作用。(李卓然)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