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經過前期緊張的籌備工作,陜投集團下屬的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在漢中市鎮巴縣啟動“陜鎮頁1井”鉆探工程,標志著鎮巴區塊頁巖氣勘探有了實質性進展。
專家估算,鎮巴區塊上組合油氣資源量為3061億立方米,下組合為132萬億立方米,油氣開發前景看好。這次勘探測量結果如與前期三維測量數據吻合,將徹底改變陜西能源結構和天然氣地域布局。
能源資源富集是陜西的突出優勢,能源工業發展關系到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全國能源保供大局。1至5月,在能源工業的有力支撐下,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4%,增速居全國第五位。
省統計局統計信息顯示,前5月,全省能源工業增速加快,增加值同比增長7.8%。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同比增長19.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速由負轉正,增長0.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2%。
能源工業增長的背后,是企業產銷和利潤狀況的持續改善。以陜投集團為例,在煤炭、電力等生產板塊持續穩產高產拉動下,前5月,陜投集團實現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74.1%,發揮了國企經濟發展“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省統計局工業處處長張虹認為,盡管非能源工業受疫情影響較大,能源工業在疫情中的表現較為抗壓,但能源工業更容易受安全生產、產品價格制約,短期內可借助能源工業撐起半邊天,但長遠發展仍需促進非能源工業增長,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1至5月,全省非能源工業降幅收窄,非能源工業所涉及的36個行業中,30個行業增速較1至4月加快或降幅收窄。非能源產品中的工業新產品產量增勢良好,光纖增長40.1%,光纜增長26.2%,太陽能電池增長10.4%,智能手機增長74.3%。
6月15日至17日,省統計局抽樣問卷調查顯示,全省規上工業企業達到正常生產水平80%以上的企業比重超過70%;人員到崗率超過80%的企業比重超過80%。但由于上下游企業存在原材料不足和訂單損失等方面問題,產銷匹配難度加大,加之受疫情防控影響,消費需求恢復仍需時間。政府及行業指導部門應持續推動全產業鏈聯動復工復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張虹建議,下一步要推動能源工業和非能源工業齊頭并進,穩住能源產品生產,持續推動非能源工業企業復工復產;要促進政策落地落實,抓實穩企業、穩就業,引導企業創新業態模式,搶訂單、保市場、促銷售;在重點領域和主要行業牢牢抓住增量,加快大項目落地建設,力促在建項目竣工達產,拉動相關產業和配套企業,補齊并疏通上下游產業鏈,穩住工業增長態勢,為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打好基礎。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